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颈椎病诊断鉴别
2019-11-20中医文化 1843人已围观
简介颈椎病诊断鉴别1.神经根型颈椎病需与下列疾病鉴别颈肋和前斜角肌综合征、椎管内髓外硬脊膜下肿瘤、椎间孔及其外周的神经纤维瘤、肺尖附近的肿瘤均可引起上肢疼痛、神经痛性肌萎缩、心绞痛、风湿性多肌痛。2.脊髓型颈椎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肌萎缩性侧索硬化、多发性硬化、椎管内肿瘤、脊髓空洞。3.椎动脉型颈椎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鉴别,如椎动脉粥样硬化和发育异常等。椎动脉造影是最可靠的鉴别方法。4.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其他原因
颈椎病诊断鉴别
1.神经根型颈椎病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颈肋和前斜角肌综合征、椎管内髓外硬脊膜下肿瘤、椎间孔及其外周的神经纤维瘤、肺尖附近的肿瘤均可引起上肢疼痛、神经痛性肌萎缩、心绞痛、风湿性多肌痛。
2.脊髓型颈椎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多发性硬化、椎管内肿瘤、脊髓空洞。
3.椎动脉型颈椎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鉴别,如椎动脉粥样硬化和发育异常等。椎动脉造影是最可靠的鉴别方法。
4.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其他原因所致的眩晕。
5.食管压迫型颈椎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需与食管炎、食管癌引起的吞咽困难鉴别。
6.颈型颈椎病与慢性颈部软组织损伤鉴别
因长期低头工作,头经常处于前屈的姿势,使颈椎间盘前方受压,髓核后移,刺激纤维环及后纵韧带,从而产生不适症状。
颈椎病并发症
1.吞咽障碍
吞咽时有梗阻感、食管内有异物感,少数人有恶心、呕吐、声音嘶哑、干咳、胸闷等症状。这是由于颈椎前缘直接压迫食管后壁而引起食管狭窄,也可能是因骨刺形成过速使食管周围软组织发生刺激反应所引起。
2.视力障碍
表现为视力下降、眼胀痛、怕光、流泪、瞳孔大小不等,甚至出现视野缩小和视力锐减,个别患者还可发生失明。这与颈椎病造成自主神经紊乱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引发的大脑枕叶视觉中枢缺血性病损有关。
3.颈心综合征
表现为心前区疼痛、胸闷、心律失常(如早搏等)及心电图ST段改变,易被误诊为冠心病。这是颈背神经根受颈椎骨刺的刺激和压迫所致。
4.高血压颈椎病
可引起血压升高或降低,其中以血压升高为多,称为“颈性高血压”。由于颈椎病和高血压病皆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故两者常常并存。
5.胸部疼痛
表现为起病缓慢的顽固性的单侧胸大肌和乳房疼痛,检查时有胸大肌压痛。这与颈6和颈7神经根受颈椎骨刺压迫有关。
6.下肢瘫痪
早期表现为下肢麻木、疼痛、跛行,有的患者在走路时有如踏棉花的感觉,个别患者还可伴有排便、排尿障碍,如尿频、尿急、排尿不畅或大小便失禁等。这是因为椎体侧束受到颈椎骨刺的刺激或压迫,导致下肢运动和感觉障碍所致。
7.猝倒
常在站立或走路时因突然扭头出现身体失去支持力而猝倒,倒地后能很快清醒,不伴有意识障碍,亦无后遗症。此类病人可伴有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这是由于颈椎增生性改变压迫椎动脉引起基底动脉供血障碍,导致一时性脑供血不足所致。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中医的精髓与密秘
中医的精髓与密秘:中医是祖国传统医学总称,她包括问诊、辨证、针刺、艾灸、正骨、推拿、伤科、、砭石、中药、刺络放血、点穴疗法、祝由术等等许多有效的疗法在内的一大体系,如:武医、苗医、道医、佛医、藏医等等,仅把“中医”等同于“中药”,把中医的范围“看窄了”,把中药的含义“看小了”,中医的精髓在民间、中药的精髓在于精准组方和用量。 -
杨明远【龙门派高人】
龙门派高人杨明远青城全真道龙门派高人、道家最玄妙神奇的结幡第一人杨明远道长,高道杨明远1936年出生于什邡一个农民家庭。从5个月起,她便先后经历了丧父、母亲改嫁、孤苦伶仃的艰辛 -
巧用草本解老年人便秘
巧用草本解老年人便秘老年人便秘原因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消化系统常见症状,一般分为功能性便秘和器质性便秘。便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状,主要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必须结合粪便的性状、本人平时排便习惯和排便有无困难作出有无便秘的判断。如超过6个月即为慢性便秘。中医则将慢性便秘分为热性便秘、气虚便秘、血虚便秘和阳虚便秘等类型。老年人便秘多数是因为活动量减少,肠道蠕动缓慢,直肠肌及上腹肌萎缩,张力减退等,导致排便无力而引起便秘。 -
传递助学爱心 情暖贫困学生
传递助学爱心 情暖贫困学生 ——福建省玉融经济发展促进会石竹助学活动见闻2014年8月30日,福建省玉融经济发展促进会,新学年开学的前一天,本会会长李宗明、副
点击排行
俞国进[自然门武术名家]本栏推荐
八卦掌【传统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