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地理文化 >
长江古人类文化遗址
2019-11-20地理文化 2929人已围观
简介长江古人类文化遗址大约距今200~300万年前至1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长江流域就是早期人类生存和演化的重要地区之一。已发现的古人类化石中,早期、中期、晚期的都有发现。约200万年前,中国就已出现了在长江三峡一带活动的古人类,被称为“巫山人”。1965年在云南元谋县发现距今约170万年左右的元谋人(亦称元谋猿人)为早期猿人阶段的晚期,比北京猿人更原始,可能已会用火。1988年元谋县又出土了一具人猿超科头骨化石,距今约300~400万年。以上发现证明长江上游滇中高原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长江中下
长江古人类文化遗址
大约距今200~300万年前至1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长江流域就是早期人类生存和演化的重要地区之一。已发现的古人类化石中,早期、中期、晚期的都有发现。约200万年前,中国就已出现了在长江三峡一带活动的古人类,被称为“巫山人”。1965年在云南元谋县发现距今约170万年左右的元谋人(亦称元谋猿人)为早期猿人阶段的晚期,比北京猿人更原始,可能已会用火。1988年元谋县又出土了一具人猿超科头骨化石,距今约300~400万年。以上发现证明长江上游滇中高原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长江中下游继1975、1976年在湖北郧县发现两颗猿人门齿化石(距今约50~100万年)之后,1989年该地区又发现一具基本完整的“南方古猿”头骨化石,距今约100万年至200万年,被认为系人类直系祖先的“南方古猿”属,亦有称为直立人。属于上述的石器时代早期的古人类还有长江下游安徽和县境内“和县人”头盖骨化石,介于北京猿人和爪哇猿人之间,是中国迄今发现并保存最完好的猿人头盖骨化石。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湖北长阳发现的距今约10多万年前的“长阳人”,属早期智人或古人。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距今约1万年至10万年之间的四川“资阳人”,已属于晚期智人。近些年来,云南丽江亦有类似发现。新石器时期开始于约7000~8000年前,其基本特征为磨制石器、制陶和纺织的出现。长江流域上中下游都已发现重要遗存。长江上游除成都平原外,东至三峡地区,西北至甘孜、阿坝境内,西南至安宁河、雅砻江流域,均有遗址发现,初步统计约数十处,其中最著名的属巫山大溪文化遗址,经1959年和1975年两次发掘,共发掘墓葬214座,出土器物有石斧、石镜、石凿、网坠、鱼钩、箭链、纺轮等生产工具;釜、罐、曲腹杯、碗等生活用具,还有耳坠、抉等装饰品,代表了新石器时期从中期到晚期3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长江中游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几乎遍布江汉地区,尤以江汉平原分布为密,仅湖北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就有450多处,经发掘和试掘的有60多处,多集中分布在汉江中下游和长江中游交汇的江汉平原上。早中晚期文化特征都具备的屈家岭文化,以薄如蛋壳的小型彩陶器、彩陶纺轮、交圈足豆等为主要文化特征,还出土有大量的稻谷及动物遗骸,畜牧业也相应发展。饲养的动物种类增多,并已有了渔业。长江下游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序列可以河姆渡文化、马家洪文化和良洙文化为代表。位于杭州湾附近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发现于1973年,曾先后两次发掘,出土的约7000件珍贵文物中,有成堆稻谷、稻壳遗存,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人工栽培稻,证明6000~7000年前就已掌握种稻技术;出土大量“骨耜”,证明已脱离“火耕”,开始用骨耜翻地;还出土了大片木构建筑,已出现榫卯,是迄今已知最早的“干栏式”木构建筑。20世纪50年代,在长江流域陆续发现了一批殷商文化遗址。四川新繁水观音遗址的出土文物说明“蜀”与殷商中期有密切的文化交流。长江中游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是已发现的长江流域第一座商代古城,距今3500多年。城邑和宫殿遗址壮观齐全,遗址、遗物、遗骸中明显反映了奴隶社会的阶级分群。属于商晚期的大冶铜绿山古铜矿是中国现已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而且保存最好的古铜矿。江西清江的吴城遗址是长江下游重要的商代遗址。1989年江西新干出土大量商代的青铜器、玉器、陶器,距今约3200多年,具明显的南方特色。
古建筑
冯焕阙为东汉幽帝时安州刺史冯焕墓前神道石阙,为四川现存最早的石阙,对研究汉建筑、雕刻艺术及文物制度很有价值。平阳府君阙是现存汉阙中雕刻最精美的。溪州铜柱(湖南永顺),是五代后晋刻有盟约的铜柱;玉泉寺铁塔(湖北当阳),是佛教建筑;太和官金殿(云南昆明),是古代道教官观建筑。安徽黟县西递“中国古代民居博物馆”,被称为古代建筑艺术的宝库,传统文化的缩影。大屯土司庄园(贵州毕节),为清末彝族土司庄园中保存较完整的一座;祥集弄民宅(江西景德镇)、潜口民宅,是明民居;岳麓书院。白鹿书院、西秦会馆、杜甫草堂,都是名建筑;卓克基土司官寨,是集居住、官署、防御于一体的少数民族官寨建筑(四川马尔康);还有苏州庭院等等。
古墓葬
主要有湖北随州擂鼓墩古墓群;荆州楚墓群;浙川楚墓群;乐山麻浩崖墓;棘人悬棺墓群;荆州秦汉墓;云梦秦墓;长沙汉墓;王建墓;李自成墓;张衡墓;李时珍墓;明显陵;南唐二陵;明孝陵等等。
古石刻、碑刻、造像
主要有北山摩崖造像;宝顶山摩崖造像;乐山大佛;白鹤梁题刻;麦积山石窟;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特别是袁滋题记摩崖石刻,历史地反映云南边疆地区与中原的关系,同时又是民族友好的重要历史文物。云南曲靖的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系宋大理国碑刻,又称石城会盟碑,是研究大理国史及云南民族关系的重要实物资料;大理南诏德化碑,是赞扬南诏与唐朝关系的重要碑刻;南京栖霞山石刻,是现存唐碑中最早的行书体碑之一。
古窑址
湘阴两晋至唐代的青瓷窑址,宜昌均山窑址,为吴晋时期南方青瓷窑群址,是中国南方早期青瓷重要产地之一;长沙铜官窑遗址,是唐五代瓷窑遗址,开彩色釉先河,陶瓷史上有重要意义。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福州华林寺
福州华林寺【古建筑活化石】福州华林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州鼓楼区北隅、屏山南麓,福建省人民政府东侧。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吴越国王钱氏割据时,福州郡守为祈求国境安宁而建,初名“越山吉祥禅院”。宋高宗赵构赐御书“越名“越山吉祥禅院”。宋高宗赵构赐御书“越山、环峰”,明正统九年(1444年)赐额“华林寺”。名臣李纲、张浚等均曾寓游于此。华林寺历经几多春秋,仅存大殿,后增建山门、左右配殿和廊庑。大殿为抬梁式构架,单檐九脊顶,高15.5米,面积574平方米。大殿有18根木柱,柱子以上全由斗 -
宋词重要人物
宋词重要人物苏轼北宋文学家,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扩展了词的内容,着重表达豪放的思想感情,描绘雄浑壮观的景物,对后世影响很大。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艺术风格多样,以豪 -
黄河流域概况与主要湖泊
黄河流域概况与主要湖泊黄河是由许多个湖盆水系演变而成的,到目前为止残留下来的湖泊较大的只有3个,它们是河源区的扎陵湖、鄂陵湖和下游的东平湖。一、扎陵湖和鄂陵湖扎陵湖和鄂陵湖为构造湖,是由古代的大湖盆演变而成的。扎陵湖和鄂陵湖是国内海拔较高的淡水湖。二、东平湖东平湖是黄河下游仅有的一个天然湖泊,地处山东梁山、东平和平阴三县交界处,北临黄河,东依群山,东有大汶河来汇,西有京杭运河傍湖直接入黄。 黄河地貌特征黄河流域西界巴颜喀拉山,北抵阴山,南至秦岭,东注渤海。流域内地势西高东低 -
牛蒡子[草本植物中药名]
牛蒡子[草本植物中药名] 牛蒡子,华夏宝典之一传统中药学、第二节发散风热药。 药用:菊科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牛蒡的成熟果实。 处方用名:牛蒡子 大力子 鼠粘子 熟牛蒡 炒牛蒡。 性味与归经: 辛、苦,寒。入肺、胃经。 临床作用: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 功效:疏散风热,祛痰止咳,清热解毒。 主治: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麻疹不透,痈肿疮毒。现代用法用量:煎服,6-12g。
点击排行
俞国进[自然门武术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