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民俗文化 >
福州评话【传统地域习俗文化】
2019-11-20民俗文化 1269人已围观
简介福州评话【传统地域习俗文化】福州评话是以福建省福州方音讲述并有徒歌体唱调穿插吟唱独特的传统说书形式,流行于福建省的福州、闽侯、永泰、长乐、连江、福清、闽清等十几个县市及台湾省和东南亚的福州籍华侨集居地。福州评话音乐唱腔无严格曲说,按福州方言依字行腔的吟诵调,道具有醒木、折扇、加一片铙钹(配以斑指、竹箸),作为间奏击节乐器。评话讲究说、吟、做、花。唱词多为七字句,也有八九字句。流行于福建省福州地区及古田、南平等地,用福州方言说唱。传说明末江南著名说书艺人柳敬亭不肯降清,南奔入闽,他所授门徒用福州话
福州评话【传统地域习俗文化】
福州评话是以福建省福州方音讲述并有徒歌体唱调穿插吟唱独特的传统说书形式,流行于福建省的福州、闽侯、永泰、长乐、连江、福清、闽清等十几个县市及台湾省和东南亚的福州籍华侨集居地。福州评话音乐唱腔无严格曲说,按福州方言依字行腔的吟诵调,道具有醒木、折扇、加一片铙钹(配以斑指、竹箸),作为间奏击节乐器。评话讲究说、吟、做、花。唱词多为七字句,也有八九字句。流行于福建省福州地区及古田、南平等地,用福州方言说唱。传说明末江南著名说书艺人柳敬亭不肯降清,南奔入闽,他所授门徒用福州话演唱,借历史故事评论时局,逐渐形成有说有唱的独特风格。古时一般是在狭长的街道上,由一人讲,观众坐满街头巷尾。评话演员多为一人,不用化装,不须布景,仅用一只铜钹,一块醒木,一把纸扇,一条手帕,搭一座高台摆一张桌子就可演出。讲究唱、说、做、花,唱词多为7字句,常用“一枝花”、“滴滴金”、“浪淘沙”、“节节高”等几十种曲牌。道白语言生动通俗、个性鲜明。表演时唱词与说白交替,曲调优美,抑扬动听,并通过面部表情和形体动作突出人物形象及故事情节,以铙钹敲点和醒木击桌来加强气氛,扣人心弦。“花”指表演中的噱头,其中夹骨花是在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中突出笑料,取得喜剧效果;插花则是穿插些与故事无关的小笑话,福州评话的题材丰富多彩。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福州评话的唱调分为序头、吟唱和诉牌三类。序头用以演述正书之前的短篇书赞,类似古代说书的"入话";吟唱是基本唱腔,可用于表唱,也可表现人物的内心独白和人物之间的对话,曲调包括【高山流水】、【浪淘沙】、【连珠】、【滴滴金】、【泪句】等;诉牌的音乐性较强,在人物表白身世和倾诉冤情时使用,唱时以筷子敲铜铙钹来间奏。另外,也还有一些结合故事情节采用的民谣曲调,如【贺年歌】、【真乌仔】、【三十六叫】、【五字叠】等。
福州评话的节目繁多,按题材通常分为长解书、短解书、半长短书、公案书和家庭书5种。长解书都是历史故事,有《三国》、《隋唐》、《精忠岳传》等;短解书是武侠故事,有《七侠五义》、《彭公案》、《施公案》等;半长短书有《水浒》等;公案书专讲清官为民请命和平冤决狱的故事,为福州评话独有且富于地方色彩,《王公十八判》、《珍珠被》、《长泰十八命》等为其中代表性的作品;家庭书多反映家庭伦理与悲欢离合的故事,如《甘国宝》、《双玉蝉》、《玉蝙蝠》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州评话编演了《九命沉冤》、《流水欢歌》、《小城春秋》、《保卫延安》等新节目,形成一定影响。
醒木,以硬木做成,用以押座,渲染气势,并起区分段落的作用。折扇,习惯用棕木扇骨的黑扇 ,与南北评话用的白扇不同。四季皆用,起扩大手势、帮助表情的作用,兼作道具,比拟刀枪棍棒、书、信札、托盘等。铙钹,形同佛教法器中的铙,而暗合商代青铜铙的三个特点:单个;以杆击其边沿;执而鸣之。在福州评话中有特殊打法,如逗钹、敲钹。
除唱腔之外,福州评话的具体表现形态为:(一)古老的锒铛入狱:福州评话演员表演时,除和其他评书评话类曲种一样使用醒本。折扇外,和其他评书评话类曲种不同的是,还用一种饶铰,其形制与戏曲和民间乐队所用的不同。福州评话饶钹水泡形交起较小,时片较宽较薄,音质清脆,余音悠扬。(二)古老的话本体裁:福州评话话本的体裁也是古老的。它先唱【序头】用以压座。【正话中】有说表道白,有吟诵词。篇尾有【结台吟】。 (三)古老的话本题材:福州评话传承讲史、小说家数,大、小书兼容,而且历代艺人采撷里巷新闻故事,顷刻间提破捏合,积累流传了一系列乡土书目,这也是传承唐宋说话人之遗风,使曲种更加贴近生活,地方风采浓郁,是福州地区的传统习俗文化的特色。【图片由国家高级摄影师黄恒日提供】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唐诗 【唐朝诗歌通称】
唐诗【唐朝诗歌通称】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的诗。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也是中华文化宝典,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 -
福建咏春拳郑祖杰[国家非遗传承人]
福建咏春拳郑祖杰[国家非遗传承人] 郑祖杰,男,1977年生于福建省福州市,自幼习练传统武术,1998年拜国际咏春拳大师郑忠先生为师,系统学习咏春拳。曾先后参加电视连续剧《李小龙传奇》以及电影《咏春小龙》的拍摄,在剧中出演功夫演员角色,并担任咏春拳功夫动作指导及主演陈国坤(李小龙扮演者)的咏春拳动作替身。福建传统咏春拳(海峡)文化发展中心副理事长,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种警察学院特聘教官。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咏春拳第八代“指”字辈传承人。 -
武夷岩茶养生价值
武夷岩茶养生价值:营养成分:含有人类身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A、D、E、K、B1、B2、B3、B5、B6、H、C、P和肌醇等,除A、D、E、K较难溶于水外,其他均为水溶性维生素,泡茶时可充分利用;含有多种矿物质,如人体细胞不可缺少的钾,保护牙齿的氟及其他磷、钙、镁、铁、锌、钠、硼、硫等微量元素;还含有丰富的人类必需的多种氨基酸以及少量的蛋白质和脂肪,对人体营养的补充有所作用,它可溶于水的糖分极少,属于低热量饮料。 -
中国茶俗
中国茶俗泡茶、中国人饮茶的习惯,从唐、宋、明、清到现代,有很大的变化,各个区域都有所不同。唐代唐朝时的茶叶多加工成茶饼。唐朝人不“饮茶”,而是“吃茶”。备茶过程如下:1、将茶饼用火灸烤。2、将烤茶饼放入铜制茶辗辗成颗粒。3、用茶罗筛茶粒取细末。为了改善茶叶苦涩味,常加入薄荷、盐、红枣或姜片调味,并多外加龙脑等香料。将细茶末连同上列材料,调和成酱。然后用茶酱配合其他其食物食用。湖南还多少保留“吃茶”的习惯——吃茶叶。毛泽东嗜好吃茶叶。茶叶传入英国时,英国人将开水泡好的茶叶夹入面包片食用。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