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武术文化 >
鹰爪拳【中国传统武术象形拳】
2022-01-17武术文化 4902人已围观
简介鹰爪拳,中国传统武术拳术中象形拳之一,又称鹰爪翻子拳。鹰爪拳是吸收鹰的形、意和击法发展而成的一种拳术。其手型似鹰爪,即手指的第二、第三指节勾屈,手背后张,又有鹰爪翻子拳、鹰爪行拳和鹰爪连拳之称。此拳以模仿鹰爪抓扣和鹰翼翻旋的动作为主,该拳的特点是:姿势雄健,手眼犀利,身步灵活,发力刚爆,其特点是:爪法丰富、抓扣掐拿、上下翻转、连环快速,仿形造拳、形神兼备。要求出手崩打,回手抓拿,分筋错骨,点穴闭气,翻转灵活,神形似鹰。手法有抓、打、拿、掐、翻、砸、锁、靠、崩、截、拦、挂等,注重抓拿,腿法有蹬、弹、撩、踹、
鹰爪拳【中国传统武术象形拳】
中国传统武术拳术中象形拳之一,又称鹰爪翻子拳。鹰爪拳是吸收鹰的形、意和击法发展而成的一种拳术。其手型似鹰爪,即手指的第二、第三指节勾屈,手背后张,又有鹰爪翻子拳、鹰爪行拳和鹰爪连拳之称。此拳以模仿鹰爪抓扣和鹰翼翻旋的动作为主,该拳的特点是:姿势雄健,手眼犀利,身步灵活,发力刚爆,其特点是:爪法丰富、抓扣掐拿、上下翻转、连环快速,仿形造拳、形神兼备。要求出手崩打,回手抓拿,分筋错骨,点穴闭气,翻转灵活,神形似鹰。手法有抓、打、拿、掐、翻、砸、锁、靠、崩、截、拦、挂等,注重抓拿,腿法有蹬、弹、撩、踹、缠、穿、连环腿等,身法有俯、仰、拧、转、伸、缩、闪、展等,讲究收腰紧劲,眼法有环、瞰、注、随等,劲力讲究脆、锉、提、紧。其功法主练鹰爪功(力)和桩功。其套路有鹰爪拳、罗汉拳、十二路行拳、八步追、八面追、五十路连环拳等。
整个套路动则刚暴凶狠,快速密集;静则机智稳健,似鹰待兔,加之“雄鹰展翅”、“雄鹰捕食”等象形动作的配合,给人以机智、果断、勇猛、优美之感。现代鹰爪拳,增添了腾空外摆莲、旋子等跳跃动作,并融入坐盘翻转、扣腿盘旋等动作与敏锐寻视的眼法,增加了难度和艺术性,鹰爪拳已被列为全国武术表演和比赛项目。
鹰爪拳以鹰爪手型为主,兼有拳、掌、爪,爪型是否正确直接会影响着爪法的准确使用用,同时对身体鹰形的表现也有所影响。因此,首先要练好爪型,尤其注意不要与虎爪、鸡爪、龙爪等爪型相混淆。正确的鹰爪手型应为:拇指外展弯屈,其余四指并拢,第二、第三指关节紧屈,各屈指尽力向手背方向展开,手背后张,形如鹰爪状。切忌四指分开或过于弯屈。套路中的鹰爪分为单爪、双爪、一爪一拳或一爪一掌。单爪有仰爪、俯爪、反爪、立爪、倒立爪五爪型。无论哪一种,其爪型的虎口必须是相对或同向的。一爪一拳或一爪一掌,双手爪型虎口必须相对应。这种要求是爪的技击用法所与进攻手的方向取得一致。爪型正确,技击含意才能表达的准确,才谈得上爪法合理。在套路演练中一定要遵循这一法则。鹰爪拳的爪法主要有抓、打、掐、勾、拿、搂等。要求在搏斗中抓拿对方手腕、肌腱间隙、骨连接间隙以及对方穴位要害。拳谚称:“沾衣号脉,分筋错骨,点穴闭气”。动用时出手崩打,四手抓拿,手不到位不成爪。先伸张掌指,多为八字掌,当运至对方腕部或接触身体部位后,才突变鹰爪,或抓、或拿、或勾、或掐。练习鹰爪拳既要爪法正确,连环善变,又要快速有力,劲透筋骨。
鹰爪拳除爪型、爪法外,还包括步型、步法、腿法、身型、身法、跳跃等基本技术。这些技术在符合武术动作一般要求的前提下,必须突出鹰爪拳的技法特点。下肢动作与长拳有很多相似之处,步型队弓、马、仆、虚、歇外、常出现丁步、四六步,步法则缓疾相间,轻灵稳健,腿法以低腿为主。身型要吸腰收胯、含胸拔背,以显鹰形,身法拧旋翻转、灵活展缩,平衡动作以提膝平衡、扣腿平衡为主。有下肢稳而上体缓转的盘旋动作,要求有较好的控制能力,跳跃有翻身跳、扣腿跳、腾空摆莲腿等,动作须轻灵,似鹰击长空,落地要稳中带法。基本技术的练习,一要准确熟练,方法得当,二要与手法相配合,形成完整动作。单个动作熟练后要进行组合练习,使腿法与步法、跳跃与步型等相互连接。由简单到复杂,数量由少到多,逐渐过渡到完整套路练习。
鹰爪拳力求形神兼备,形似鹰是鹰爪拳模仿鹰的形态所致,拳因其形而得名,动作的一招一势要表现出鹰的搏击之形。如鹰的盘旋、捕食、展翅、待兔、爪抓等。同时又要显示出鹰神,“有形无神不成拳”正是说明了神在拳术中的重要。所以,亦要神似鹰而神似的关键,在于对动作攻防含意的理解和表达。鹰爪拳要以形似为基础,以神似为精髓、从而实现形似与神似的统一,使鹰爪拳的演练,在神形兼备中给人以技击美、神形美、意境美的享受。
鹰爪拳其起源,第一、说源于明朝,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中载有“鹰爪王之拿”,因言为鹰爪王所传之拳,第二、为清朝中期河北雄县人刘仕俊所创。后世传人曾将岳氏连拳、翻子拳部分动作(如铁翻杆、双裹手等)与鹰爪拳融合而发展成一较大的派系,故又称鹰爪翻子门。近代流行于河北、北京、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等地,东南亚及欧、美诸国亦有传练。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榴莲
榴莲属木棉科植物榴莲的全草。性味归经:辛、甘,热。入肝、肾、肺三经。功效:滋阴强壮、疏风清热、利胆退黄、杀虫止痒、补身体。《本草纲目》记载,“榴莲可供药用,味甘温、无毒,主治暴痢和心腹冷气”,榴莲可用于精血亏虚须发早白、衰老、风热、黄疸、疥癣、皮肤瘙痒等症。榴莲核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榴莲果核——温和补肾。民间就有用榴莲核煲汤的做法。相对榴莲果肉,榴莲的核质较温和,晒干煮汤有补肾、健脾的作用。营养价值榴莲性热,可以活血散寒,缓解痛经,特别适合受痛经困扰的女性食用;它还能改善腹部寒凉的症状,可以促使 -
千八攒除疾道功
千八攒除疾道功(道家秘传小八段锦)千八攒除疾道功,亦称小八段锦、但并非外传之八段锦,乃是道家丹士配合静功修炼的动功,亦名外八段锦(相对于道家内八段锦坐功而言)。所谓八段锦者,乃拔断筋之别名。有抻筋拔骨之意,因道家前辈练此功是想将筋拔断(实际是增强关节韧性),以救静坐气滞血枯之弊,而后人以其为八式,遂讹为八段锦。实际上八段锦并非一定要八段,而千八攒之名是说需习练一千八百把才有显著效验。万籁声先生在《武术汇宗》中所介绍的此功法习练,早、中、晚各一次,每次将全套动作做三遍以上,坚持下来效果灵验,诚如书 -
诗歌背景
诗歌背景相传中国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 -
福州旗山[休闲天然氧吧]
福州旗山[休闲天然氧吧] 旗山位于福州主城区西部,福州闽江南岸的住置,为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又名翠旗山,脉延福州闽侯县的南屿、上街两镇。山势逶迤似翠旗招展,故名之旗山。与福州鼓山东西对峙,有“右旗左鼓,全闽二绝”的佳誉。山势延绵数里,山峰海拔高达775米。
点击排行
俞国进[自然门武术名家]本栏推荐
八卦掌【传统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