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麻黄[植物草本中药名]
2024-06-15中医文化 2913人已围观
简介麻黄[植物草本中药名] 麻黄,草本中药名称。是麻黄科麻黄属植物,高20-40厘米;木质茎短或成匍匐状,为中药中发散风寒药。 功能作用: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解表药。本品有促进发汗、平喘、止咳、解热、镇痛、抗炎、抗菌、兴奋中枢、利尿、升高血压、加快心率等多种药理作用。[华夏宝典/编辑部]
麻黄[植物草本中药名]
麻黄,草本中药名称。是麻黄科麻黄属植物,高20-40厘米;木质茎短或成匍匐状,为中药中发散风寒药。
功能作用: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解表药。本品有促进发汗、平喘、止咳、解热、镇痛、抗炎、抗菌、兴奋中枢、利尿、升高血压、加快心率等多种药理作用。
性味:辛、微苦,温。 归经:肺经、膀胱经。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用量:2一10g
入药部位: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或中麻黄的草质茎。其性温,味辛、微苦,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可治疗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等病症。
麻黄、包括有三种麻黄属的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与中麻黄,为草本状灌木,采用部位为草质茎,也是重要的药用植物。 生物碱含量丰富,是提取麻黄碱的主要资源。木质茎少,易加工提炼;由于常生于平原、山坡、河床、草原等处,故易于采收。因为麻黄的发汗力强,故外感风寒轻症、心悸、失眠、肺虚咳喘等均应忌用或慎用。老人、体虚及小儿宜用炙麻黄。
炮制方法:
①麻黄:取原材料,除去木质茎、残根及杂质,抖净灰屑,切段、或洗净后稍润,切段、干燥。
②蜜麻黄: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淋入麻黄段中拌匀,闷润,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不黏手时,取出晾凉。每100kg麻黄段,用20kg炼蜜。 ③麻黄绒:取麻黄段,碾绒,筛去粉末。 ④蜜麻黄绒: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淋入麻黄绒中拌匀,闷润,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不黏手时,取出晾凉。每100kg麻黄绒,用20kg炼蜜。
临床主治:
风寒表实证,胸闷喘咳,风水浮肿,风湿痹痛,阴疽,痰核。蜜麻黄性温偏润,辛散发汗作用缓和,增强了润肺止咳之功,以宣肺平喘止咳力胜。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麻黄绒作用缓和,适于老人、幼儿及虚人风寒感冒。蜜麻黄绒作用更为缓和,适于表证已解而喘咳未愈的老人、幼儿及体虚患者。
使用注意:
体虚自汗、盗汗、虚喘及阴虚阳亢者禁服。麻黄发汗力较强,故表虚自汗和阴虚盗汗,喘咳肾不纳气的虚喘者均应慎用麻黄。而且,麻黄兴奋中枢神经,多汗、失眠者慎用麻黄。
现代研究:
草麻黄、中麻黄和木贼麻黄均主含左旋麻黄碱、右旋伪麻黄碱、左旋去甲基麻黄碱、右旋去甲基伪麻黄碱等多种生物碱成分,尚含挥发油等。有发汗、平喘、止咳、祛痰、解热、镇痛、抗炎、利尿、抗病原微生物、兴奋中枢、升高血压、加快心率等作用。华夏宝典/编辑部

生理特性:
①草麻黄呈细长圆柱形,少分枝,直径1~2mm。有的带少量棕色木质茎。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纵脊线,触之微有粗糙感。节明显,节间长2~6cm。节上 有膜质鳞叶,长3~4mm;裂片2(稀3),锐三角形,先端灰白色,反曲,基部联合成筒状,红棕色。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纤维性,周边绿黄色,髓 部红棕色,近圆形。气微香,味涩、微苦。
②木贼麻黄较多分枝,直径1~1.5mm,无粗糙感。节间长1.5~3cm。膜质鳞叶长1~2ram;裂片2(稀3),上部为短三角形,灰白色,先端多不反曲,基部棕红色至棕黑色。
③中麻黄多分枝,直径1.5~3mm,有粗糙感。节上膜质鳞叶长2~3mm,裂片3(稀2),先端锐尖。断面髓部呈三角状圆形。 麻黄喜凉爽较干燥气候,耐严寒,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砂质壤土、砂土、壤土均可生长,低洼地和排水不良的粘土不宜栽培。
主要产地:
1草麻黄分布于华北及吉林、辽宁、陕西、新疆、河南西北部等地。
2.木贼麻黄分布于华北及陕西西部、甘肃、新疆等地。
3.中麻黄分布于华北、西北及辽宁、山东等地,以西北地区最为习见。
相关论述:
①《汤液本草》:“夫麻黄治卫实上药,桂枝治卫虚之药。桂枝、麻黄,虽为太阳证药,其实荣卫药也。肺主卫(为气),心主荣(为血),敌麻黄为手太阴之剂,桂枝为手少阴之剂。故伤寒伤风而嗽者,用麻黄桂枝,即汤液之源也。”
②《本草经疏》:“麻黄,轻可去实,故疗伤寒,为解肌第一。专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气者,盖以风寒湿之外邪,客于阳分皮毛之间,则腠理闭拒,荣卫气血不能行,故谓之实,此药轻清,故能去其壅实,使邪从表散也;咳逆上气者,风寒郁于手太阴也;寒热者,邪在表也;五脏邪气缓急者,五缓六急也;风胁痛者,风邪客于胁下也,斯皆卫实之病也。卫中风寒之邪既散,则上来诸证自除矣。其日消赤黑斑毒者,若在春夏,非所宜也。破坚积聚,亦非发表所能。洁古云:去荣中寒邪,泄卫中风热,乃确论也。多服令人虚,走散真元之气故也。”
③《本草通玄》:“麻黄轻可去实,为发表第一药,惟当冬令在表真有寒邪者,始为相宜。虽发热恶寒,苟不头疼、身痛、拘急、脉不浮紧者,不可用也。虽可汗之症,亦当察病之重轻,人之虚实,不得多服。盖汗乃心之液,若不可汗而误汗,虽可汗而过汗,则心血为之动摇,或亡阳,或血溢而成坏症,可不兢兢致谨哉。”
④《药品化义》:“麻黄,为发表散邪之药也。但元气虚及劳力感寒或表虚者,断不可用。若误用之,自汗不止,筋惕肉瞩,为亡阳症。至若春分前后,元府易开,如患足太阳经症,波时寒变为温病,量力减用,人六神通解散,通解表里之邪,则荣卫和畅。若夏至前后,阳气浮于外,肤膜开泄,人皆气虚,如患足太阳经症,寒又变热症,不可太发汗,使其元气先泄,故少用四、五分人双解散,微解肌表,大清其里。
此二者乃刘河间《元机》之法,卓越千古。若四时感暴风寒,闭塞肺气,咳嗽声哑,或鼻塞胸满,或喘急痰多,用人三拗汤以发散肺邪,奏功甚捷。剖疹子,当解散热邪,以此同杏仁发表情肺,大有功效。”
⑤《药性论》:“治身上毒风顽痹,皮肉不仁。”





华夏宝典/编辑部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鹤拳渊源与发展
鹤拳渊源与发展鹤拳又名永春白鹤拳。是中华传统武术的地方拳种之一,是明末开始发展的福建省汉族拳术之一,原无系统,渐次发展出四个派别,依其外形姿势特性等,分为飞、鸣、宿、食等四类。统称为白鹤拳。相传由福建省福宁州(现霞浦县)北门外少林拳师方种的独生女方七娘所创。七娘后嫁给福建永春县人曾四,在福建永春授徒。故也称为永春白鹤拳。鹤拳注重两臂弹抖之劲,出手如弓发箭(掌法),实进虚退,借势使力。拳法以节力、指力为主。采用不丁不八步。讲究摔弹,抖震等吞吐浮沉技法。各枝鹤拳有不同的技法,不同的套路和不同的名称及 -
升麻[草本植物中药名]
升麻[草本植物中药名] 华夏宝典之中医学中之解表药,药用: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西升麻或关升麻的根茎。 处方用名: 升麻 绿升麻 炙升麻。 性味与归经: 甘、辛,微寒。入肺、脾、大肠、胃经。 功效: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一般用量与用法: 一钱至三钱,煎服。 临床应用:1.用于麻疹透发不畅﹣一本品发表力弱,一般表症较少应用,因其有透发作用,故多用于麻疹透发不畅,常与葛根配合应用。 -
黄河历史变迁
黄河历史变迁黄河的孕育、诞生、发展受制于地史期内的地质作用,以地壳变动产生的构造运动为外营力,以水文地理条件下本身产生的侵蚀、搬运、堆积为内营力。在成河的历史过程中,运动 -
张志磊【拳击运动员】
张志磊,中国拳击运动员。1983年5月2日出生于中国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石槽集乡,1998年张志磊开始接受拳击训练。2007年张志磊获得芝加哥世界拳击锦标赛超重量91公斤以上级铜牌。2008年张志磊获得北京奥运会男子拳击超重量91公斤以上级银牌。2009年张志磊获得米兰世界拳击锦标赛超重量91公斤以上级铜牌。2014年张志磊与美国王朝拳击推广公司签约,正式进入职业拳坛。
点击排行
俞国进[自然门武术名家]本栏推荐
八卦掌【传统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