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桂枝[草本植物中药名]
2024-06-18中医文化 747人已围观
简介桂枝[草本植物中药名] 桂枝【药用】樟科常绿乔木肉桂的嫩枝。 处方用名:桂枝 川桂枝。 性味与归经:辛、甘,温。入心、肺、膀胱经。功效:发汗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化气。 临床应用:1.用于风寒表症﹣﹣桂枝辛温,善祛风寒,能治感冒风 寒、发热恶寒,不论无汗、有汗都可应用。如风寒表症, 身不出汗,配麻黄同 用,有相须作用,可促使发汗;如风寒表症,身有汗出,配芍药等,有调和营卫作用。[华夏宝典/编辑部]
桂枝[草本植物中药名]
桂枝【药用】樟科常绿乔木肉桂的嫩枝。
处方用名:桂枝 川桂枝。
性味与归经:辛、甘,温。入心、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化气。
临床应用:
1.用于风寒表症﹣﹣桂枝辛温,善祛风寒,能治感冒风 寒、发热恶寒,不论无汗、有汗都可应用。如风寒表症, 身不出汗,配麻黄同 用,有相须作用,可促使发汗;如风寒表症,身有汗出,配芍药等,有调和营卫作用。
2.用于寒湿痹痛及经闭腹痛、痛经等症﹣﹣桂枝能温通经脉。对寒湿 性风湿痹痛,多配合附子、羌活、防风等同用;对气血寒滞所引起的经闭、痛 经等症,常配合当归、芍药、桃仁等同用。
3.用于水湿停滞所致的痰饮咳喘,以及小便不利等症﹣﹣桂枝性温, 善通阳气,能化阴寒,对阴寒遏阻阳气,津液不能输布,因而水湿停滞形成痰 饮的病症,常与茯苓、白术等配伍应用;如膀胱气化失司、小便不利,用桂枝 以通阳化气,助利水药以通利小便,常配合猪苓、泽泻等同用。此外,桂枝又能助心阳,在临床上常配甘草以治心悸,配瓜蒌、薤白、丹参等药以治心阳不振所致的胸痹心痛。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方剂举例:
桂枝汤《伤寒论》: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治外感风寒、头痛 发热、汗出恶风、口不渴等症。
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芍药,治妇女月经不调,瘀血阻滞的腹痛,以及胎死腹中。
现代研究报道:成分:桂枝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桂皮醛和桂皮油。药理: 桂枝能刺激汗腺分泌,扩张皮肤血管,有发汗解热作用;又能促进唾液及胃 液分泌,帮助消化,故有健胃作用。尚有强心作用。此外还能解除内脏平滑肌痉挛,故能缓解腹痛。
桂枝的乙醇浸出液在体外可抑制炭疽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霍乱弧菌、沙门氏菌属。桂枝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及人型结核杆菌等有显著的抗菌 作用。
按语:桂枝与麻黄虽都能发汗,但麻黄辛开苦泄,能开腠理而透毛窍 发汗作用较强,且能宣肺平喘、利尿退肿;桂枝辛甘温煦,主要功能是温通经脉,能通达阳气而解表,发汗的作用较为缓弱。故治风寒表症、恶寒无汗,常与麻黄配伍,以增强它发汗的作用;而治风寒表症、自汗恶风则不用麻黄,多配芍药同用,以调和营卫,发表散寒。桂枝性温助热,如应用不当有伤阴、动血之虞,故在温热病、阴虚火旺及出血症时,不宜应用。[华夏宝典/编辑部]




华夏宝典【编辑部】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刚柔流空手道源于福州鹤巢寺
刚柔流空手道源于福州鹤巢寺据福州史志专家林伟功先生考证并经权威部门确认,“刚柔流”的创立者东恩纳宽量在清朝光绪年间,曾到福州拜鸣鹤拳宗师谢如如为师,学艺三年,返日后将鸣鹤拳的拳法加以创新发展,创立了空手道最大流派“刚柔流”。日本武术界近年来曾多次组团来榕寻根认祖,有力地促进了中日之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据有关资料和民间调查表明,这种渊源关系还可追溯到更早。福州鸣鹤拳的创立者谢如如曾师从罗汉拳名师“盘屿八”——林达崇,后来他又观察鹤的活动姿势,从中得到启发而创立鸣鹤拳。鹤拳是南拳百花中的一枝 -
上乘梅花拳一代宗师—王鼎
上乘梅花拳一代宗师—王鼎上乘梅花拳一代宗师王鼎先生、号夏莲,(1882-1985)精通上乘梅花拳和传统武术,作为福州榕城武术界近代名人,我们深切地缅怀他。一代宗师王鼎先生,福建福州人 -
石学敏【国医大师】
石学敏【国医大师】 石学敏,1938年6月6日出生于天津市,中医、针灸学专家,国医大师,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针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名誉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 -
《诗经》大雅·生民之什
《诗经》大雅·生民之什【245.生民】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拆不副,无菑无
点击排行
俞国进[自然门武术名家]本栏推荐
八卦掌【传统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