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白芷[草本植物中药名]
2024-06-27中医文化 881人已围观
简介白芷[草本植物中药名] 白芷【药用发散解表药】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芷或川白芷的根。 处方用名: 白芷 香白芷。 性味与归经:辛,温。入肺、胃经。 功效:祛风解表,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 临床应用:用于感冒风寒、头痛、鼻塞等症﹣白芷发散风寒,且有止痛、通鼻窍作用,故主要用治风寒表症兼有头痛、鼻塞的病症。如头痛剧者配羌活、细辛,鼻塞者配苍耳子、辛夷花等。 【华夏宝典/编辑部】
白芷[草本植物中药名]
白芷【药用发散解表药】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芷或川白芷的根。
【处方用名】白芷 香白芷。
性味与归经:辛,温。入肺、胃经。
功效:祛风解表,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
【华夏宝典/编辑部】
临床应用:
1.用于感冒风寒、头痛、鼻塞等症﹣﹣白芷发散风寒,且有止痛、通鼻窍作用,故主要用治风寒表症兼有头痛、鼻塞的病症。如头痛剧者配羌活、细辛,鼻塞者配苍耳子、辛夷花等。
2.用于头痛、眉棱骨痛、齿痛﹣﹣白芷祛风止痛,主要适用于病在阳明经者,头额、眉棱骨、上下龈都属于阳明经循行部位,因此都可用白芷进行治疗。治头痛可配藁本、蔓荆子等;治眉棱骨痛属风寒者可单独应用,属风热者可配黄芩同用;治齿痛可配石膏、升麻等同用。
3.用于疮疡肿痛﹣﹣白芷有散结消肿的功效,用治疮疡,初起能消散,溃后能排脓,为外科常用的辅助药品。如乳痈初起可配蒲公英、瓜菱、贝母等同用;脓成不渍者配金银花、天花粉、穿山甲、皂角刺等同用。
4.用于妇女白带﹣﹣白芷温燥寒湿,主要用治寒湿白带,常配合海螺峭等同用;如属湿热带下,也可配清热燥湿药如黄柏、椿根皮等同用。
此外,白芷又为治鼻渊要药,有通鼻窍之功,多配合辛夷、鹅儿不食草等同用,既可内服,又可外用。还可用于毒蛇咬伤,有解蛇毒作用,古代有单用煎汤内服、用渣外敷的记载,现代有些蛇药解毒片即有本品配伍在内。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外用适量。【华夏宝典/编辑部】
现代报道:成分:白芷含白芷素、白芷醚及白芷毒素等。全株含挥发油。
药理:少量白芷毒素,可兴奋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迷走中枢及脊髓,出现呼吸增强,血压上升,脉搏徐缓与反射亢进,并见唾液分泌增加,甚或发生呕吐。用大量则发生惊厥、麻痹。因此,少量可作为中枢兴奋剂。
白芷在体外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等有抑制作用。白芷浸液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按语:白芷辛散祛风,温燥除湿,芳香通窍,善能止痛,又可消肿排脓。它的止痛功效良好,根据临床实践,不仅可用治头痛,也可用于风湿痹痛。配荆芥、防风,能散风寒而止头痛;配苍耳子、辛夷花,能通鼻窍而治鼻渊;配白术、茯苓、乌贼骨、芡实,可健脾燥湿而治寒湿白带;配黄柏、苍术、椿根皮,可清热燥湿而治湿热带下;配银花、天花粉、当归、甘草等,可消肿排脓而治疮疡肿痛;配桑枝、秦艽、独活等,可祛风止痛而治风湿痹痛。俞景耀医师/提供
【华夏宝典/编辑部】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昆仑派武术的拳种与器械
昆仑派武术的拳种与器械昆仑派武术在拳术方面有许多独有的拳种: 弹腿:回族拳术之一。因其发腿迅速,有如弹丸射出而得名。弹腿盛行于清代中后期。源于陕西的西安、渭南等地,后流传于宁夏,并改称“踏脚”。清末民初,一些回族拳师赴上海以授拳谋生,弹腿开始流传于上海。1919年,武术家吴志青在上海创办中华武术会,并聘请一些著名的回族武术家教授弹腿拳术。回族武术家王子平(1881―1973)曾在20世纪20年代用弹腿拳术击败俄、英、德等国大力士,使弹腿拳术名震中外。吴志青曾著有《教门弹腿图说》一书。 -
长江水治理开发
长江水治理开发长江流域综合利用任务广泛而复杂,涉及国民经济各有关部门及流域内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1990年国务院批准同意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的任务包括水资源开发利用、防洪、治涝、水力发电、灌溉、航运、水土保持、中下游干流河道整治、南水北调、水产、下流沿江城镇布局、城市供水、水源保护与环境影响评价、旅游等,并指出流域规划工作要坚持“统一规划,全面发展.适当分工,分期进行”的基本原则,正确地解决远景与“近期”,干流与支流,上中下游,大中小型,防洪、发电、灌溉 -
南越古国[消失的国度]
南越古国,又称为南越或南粤,在越南又称为赵朝,在秦末楚汉相争之际,时任南海郡尉的赵佗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赵佗在统治岭南的93年间,推行郡县制,和辑百越,推广铁器和农耕,发展海上交通贸易,促进岭南地区社会历史的全面发展,是岭南开发史上的重要时期,在前203年至前111年存在于岭南地区的一个国家,都城位于番禺(广东省广州市)。 -
黄河水文特征(黄河径流量)
黄河水文特征(黄河径流量)实测年径流量1954年编制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时,在进行复查和插补的基础上,采用1919~1953年系列,计算陕县实测年径流量为412亿立方米。1962年提出《黄河干支流各主要断面1919~1960年水量、沙量计算成果》,其中陕县站实测年径流量423.5亿立方米,秦厂站472.4亿立方米。1975年黄委会规划办公室编制治黄规划时,采用1919~1975年56年系列,计算黄河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