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甘 遂[草本植物中药名]
2025-02-09中医文化 628人已围观
简介甘 遂[草本植物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一中医学一中药学一峻下逐水药,大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遂的块根。 处方用名:制甘遂 生甘遂。 性味与归经: 苦、寒,有毒。入肺、脾、肾经。功效: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临床应用:1.用于水肿腹水,留饮胸痛,以及癫病等症﹣﹣甘遂为峻下之品,具攻水逐饮之功,故可用于胸水腹水、面浮水肿等症,常配合牵牛子、大戟、芫花等药同用。由于本品功能逐饮祛痰,故又能用于痰迷癫痫,可配朱砂应用。俞景耀针灸医师/提供
甘 遂[草本植物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一中医学一中药学一峻下逐水药,大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遂的块根。
处方用名:制甘遂 生甘遂。
性味与归经: 苦、寒,有毒。入肺、脾、肾经。
功效: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临床应用:
1.用于水肿腹水,留饮胸痛,以及癫病等症﹣﹣甘遂为峻下之品,具攻水逐饮之功,故可用于胸水腹水、面浮水肿等症,常配合牵牛子、大戟、芫花等药同用。由于本品功能逐饮祛痰,故又能用于痰迷癫痫,可配朱砂应用。
2.外用于湿热肿毒之症﹣﹣甘遂研末水调外敷,能消肿破结,故可用于因湿热壅滞而结成的肿毒,但主要宜于初起之时,并须配合清热解毒药内服。
俞景耀中医医师/提供。
【一般用量与用法】 五分至一钱,煎服。研末吞服,每次二分至三分。
第三节峻下逐水药
【方剂举例】
控涎丹(《三因方》);甘遂、大戟、白芥子,治停饮胸膈,胸胁隐痛。
甘遂通结汤(《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甘遂、桃仁、生牛膝、木香、川朴、大黄,治重型肠梗阻,肠腔积液较多者。
现代医学试验报道
成分:甘遂含三菇成分(大戟醇)、棕榈酸、柠檬酸、草酸、鞣质、树脂、葡萄糖、蔗糖、淀粉等。尚有报道,甘遂的有效成分为不溶于水的黄色树脂状物质,故作丸散用较好。
药理: 甘遂生用泻下作用较强,毒性亦较大,经醋炙后毒性及泻下作用均相应减小。
临床:用甘遂散外敷治疗小便不通患者8例,外敷1次即排尿的5例,外敷2次排尿的2例,外敷2次再热敷1次排尿的1例。
用量和用法:甘遂三钱研细末,面粉适量,麝香少许(无麝香用冰片代),加温开水调成糊状,外敷于中极穴处,方圆约2寸,一般30分钟后即能小便通利,无效时可继续使用或再加热敷,疗效更速。(《新医学》1972.11.)
按语:本品药性峻烈,非气壮邪实者禁用,孕妇忌服。内服用制甘遂(上海地区系用清水漂3~5天,再用豆腐同煮至内无白心为度);生甘遂有剧毒,只供外用。





华夏宝典/编辑部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自然门万士震
自然门万士震万士震先生(1930——2018),湖北鄂州葛店人。武林泰斗、著名武术教育家万籁声之长子,万氏伤科武医学继承人,万籁声自然门武术传承人。万士震原名万慕选,1930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北鄂州葛店,抗战期间与父万籁声天各一方,随母亲陈彩蓉长大,1979年11月考入军政大学湖北分校参军。服役期间表现突出,先后在四野后勤军械部政治部宣传科、中南炮兵司令部政治部宣传科、武汉军区干部轮训大队任教、步兵第八预备师政治部宣传科任干事。先生少壮考入军大任参谋、教导员,后转业到地方,1958年复转回汉 -
中国茶的种类
中国茶的种类中华茶品种繁多,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工艺、不同地域可划分为六大茶类,即:绿茶、红茶、青茶、黑茶、白茶、黄茶,这些基本茶类随发展潮流与人们生活需求进行作原料再加工以后的产品统称再加工茶类。主要有福建的茉莉花茶、花茶、果味茶、药用保健茶等等。绿茶——炒青-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 烘青-闽、浙烘青。 晒青-滇青、川青。 -
酱香回锅肉
酱香回锅肉酱香回锅肉的制作食材:中五花肉400克、香蒜20克、洋葱20克、黑木耳5克、蒜片、姜末2克。调料:食盐3克、白砂糖2克、鸡精1克、甜面酱20克、食用油、料酒适量、干辣椒1个。辛香料 -
钱塘江[自然奇观]
钱塘江[自然奇观]钱塘江,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河流,古称浙,全名“浙江”,又名“折江”、“之江”、“罗刹江”,一般浙江富阳段称为富春江,浙江下游杭州段称为钱塘江。钱塘江最早见
点击排行
俞国进[自然门武术名家]本栏推荐
八卦掌【传统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