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石膏[硫酸钙石中药名]
2025-02-23中医文化 821人已围观
简介石膏[硫酸钙石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一中医学一中药学--清热药一清热泻火药,系单斜晶系的硫酸钙石。 【处方用名】生石膏 熟石膏 烟石膏。【性味与归经】辛、甘,大寒。入肺、胃经。 【功效】清热泻火,收敛生肌。 【临床应用】1.用于温热病、肺胃大热、高热不退、口渴、烦躁、脉洪大等症﹣﹣石膏药性大寒,善清气分实热,故适用于肺胃实热的症候,常与知母相须为用,以增强清里热的作用。俞景耀针灸医师/提供文献。
石膏[硫酸钙石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一中医学一中药学之清热药一清热泻火药,系单斜晶系的硫酸钙石。
【处方用名】生石膏 熟石膏 烟石膏。
【性味与归经】辛、甘,大寒。入肺、胃经。
【功效】清热泻火,收敛生肌。

【临床应用】
1.用于温热病、肺胃大热、高热不退、口渴、烦躁、脉洪大等症﹣﹣石膏药性大寒,善清气分实热,故适用于肺胃实热的症候,常与知母相须为用,以增强清里热的作用。
2.用于温病高热、身发斑疹﹣﹣温病发斑,多由胃火旺而血热炽盛所致,此是气血两燔的现象。在临床上遇到此种症候,常用清热泻火作用较强的石膏,配合凉血解毒的药物如玄参、丹皮、赤芍、鲜生地、板蓝根等同用。
3.用于胃火亢盛所致的头痛、齿痛、牙龈肿痛等症﹣﹣石膏能清泄胃火,故胃火亢盛引起的疾病,可配合知母、牛膝、生地等同用。
4.用于肺热咳嗽、气喘﹣﹣邪热袭肺,身发高热、咳嗽、气急鼻煽、口渴欲饮等症,可用石膏清泄肺热,佐以麻黄、杏仁等宣肺、止咳平喘等品。
5.用于湿疹,水火烫伤, 疮疡溃后不敛及创伤久不收口﹣﹣石膏煅后研末外用,治疗以上诸外科病,有清热、收敛、生肌的作用,常合黄柏、青黛或升丹等同用。俞景耀针灸医师/提供
【一般用量与用法】 五钱至二两,打碎,先煎。外用适量。
【方剂举例】 石膏知母汤(原名白虎汤《伤寒论》):石膏、知母、甘草、粳米,治阳明病发热大烦大渴、大汗出、脉洪大。
石膏熟地煎(原名玉女煎《景岳全书》):生石膏、熟地、麦冬、知母、怀牛膝,治热病烦热口渴、头痛、牙痛。
【现代医学试验报道】
成分:天然石膏的初步分析,悬浮液含硅酸、硫酸钙、氢氧化铝;溶液含硫酸钙、硫酸铁、硫酸镁。据报道,石膏在复方汤剂中含量大多数比单味石膏有所增加,石膏与一些有机酸、鞣质、维生素、生物碱盐类等在水中同煎时可使其溶解度增加;与碱性物质、淀粉、粘液、胶质、蛋白质等同煎时可使溶解度降低;而脂肪油、挥发油、树脂、糖类、贰类、叶绿素等对石膏的溶解度影响不大。
药理: 石膏的水煎溶液,对家兔等实验性发热,有退热作用。有的认为石膏的水煎溶液内服后,经胃酸作用,变成可溶性钙盐,吸收入血后,对神经(包括体温调节中枢)及肌肉有抑制作用,并能减低血管渗透性,因而有解热、镇痉及消炎作用。
按语:石膏为清解气分实热的要药,凡热在气分而见壮热汗出、烦渴、脉来洪大者,都可用寒凉的石膏以清热泻火。如与清热凉血药同用,尚能用治热盛发斑、神昏澹语等气营两燔的症候。
石膏善清肺胃热,如见邪热郁肺或胃火炽盛等症,均可使用本品。在临床应用时如配以知母,则清热泻火,可治阳明里热;如配麻黄,则清宣肺热,治肺热咳喘;配桂枝,则清热通络,治热痹肢痛;配细辛,则清热止痛,治胃火齿痛;配熟地,则清胃滋阴,治虚火牙痛;配人参,则清热益气;治热盛津气两伤。总的说来,大都是取它清肺凉胃的功效。
生石膏清热泻火,煅石膏(熟石膏)收敛生肌。




华夏宝典/编辑部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普洱茶【茶之祖】
普洱茶【茶之祖】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采用特定工艺、经后发酵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云南普洱茶是云南独有大叶种茶树所产的茶,是中国名茶中最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的茶类,其饮用方法异常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清饮指不加任何辅料来冲泡,多见于汉族;混饮是指于茶中随意添加自己喜欢的辅料,多见于香港、台湾,如香港喜欢在普洱茶中加入菊花、枸杞、西洋参等养生食料。耐泡是普洱茶的一个优点,用盖碗或紫砂壶冲泡陈年普洱茶,最多可以泡20次以上,其味与汤色会随着泡的次数增加慢慢的减淡 -
中国地理【国家地理】
中国地理【国家地理】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中国国家地理可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部分。世界地理的东半球和北半球,中国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第四位为美国。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山地、高原面积广大。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单位总共34个,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 -
福州华林寺
福州华林寺【古建筑活化石】福州华林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州鼓楼区北隅、屏山南麓,福建省人民政府东侧。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吴越国王钱氏割据时,福州郡守为祈求国境安宁而建,初名“越山吉祥禅院”。宋高宗赵构赐御书“越名“越山吉祥禅院”。宋高宗赵构赐御书“越山、环峰”,明正统九年(1444年)赐额“华林寺”。名臣李纲、张浚等均曾寓游于此。华林寺历经几多春秋,仅存大殿,后增建山门、左右配殿和廊庑。大殿为抬梁式构架,单檐九脊顶,高15.5米,面积574平方米。大殿有18根木柱,柱子以上全由斗 -
地术拳历史渊源
地术拳历史渊源地术拳是我国南方稀有拳种,又称“地术犬法”,简称狗拳,系武林奇技,历史悠久。2011年6月10日 国务院批准了文化部确定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相传明末清初,福建南少林寺对面有座白莲庵,庵中尼姑四月神尼创地术拳术,当时庵中尼姑为护庵健身之术,艺不传人。该拳是根据女人身材娇小体力无法与男人对抗衡等缺点,观察模仿狗的格斗动作,翻滚跌扑,灵巧多变,快速凶猛,机警灵敏特点和人的反关节拿一点制全身及平衡性原理,悟出并创编了地术拳,经过僧尼常年磨练,俺中练地术拳的尼姑技艺日臻精湛,清
点击排行
俞国进[自然门武术名家]本栏推荐
八卦掌【传统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