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武术文化 >
地术拳历史渊源
2019-11-20武术文化 1532人已围观
简介地术拳历史渊源地术拳是我国南方稀有拳种,又称“地术犬法”,简称狗拳,系武林奇技,历史悠久。2011年6月10日 国务院批准了文化部确定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相传明末清初,福建南少林寺对面有座白莲庵,庵中尼姑四月神尼创地术拳术,当时庵中尼姑为护庵健身之术,艺不传人。该拳是根据女人身材娇小体力无法与男人对抗衡等缺点,观察模仿狗的格斗动作,翻滚跌扑,灵巧多变,快速凶猛,机警灵敏特点和人的反关节拿一点制全身及平衡性原理,悟出并创编了地术拳,经过僧尼常年磨练,俺中练地术拳的尼姑技艺日臻精湛,清
地术拳历史渊源
地术拳是我国南方稀有拳种,又称“地术犬法”,简称狗拳,系武林奇技,历史悠久。2011年6月10日 国务院批准了文化部确定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相传明末清初,福建南少林寺对面有座白莲庵,庵中尼姑四月神尼创地术拳术,当时庵中尼姑为护庵健身之术,艺不传人。该拳是根据女人身材娇小体力无法与男人对抗衡等缺点,观察模仿狗的格斗动作,翻滚跌扑,灵巧多变,快速凶猛,机警灵敏特点和人的反关节拿一点制全身及平衡性原理,悟出并创编了地术拳,经过僧尼常年磨练,俺中练地术拳的尼姑技艺日臻精湛,清初,由于南少林寺和白莲庵参加反清复明活动,被清政府下令焚烧寺庵,诛杀僧尼,四月神尼因此受迁连,避难福建永春县陈家,陈家老太待其如家人,四月神尼感其恩惠,将地术拳传授李老太之子陈彪,陈彪经过十年的日夜苦练,精通此术,视为武林秘技,只传子不传女,父子相承,密不外传。
民国初年,传至陈阿银,后因陈打抱不平,打死当地恶棍,逃往新加坡陈依九家。陈阿银老师感其赡养之德,将此拳尽数相授陈依九.陈依九老师自幼酷爱武术,早年学过泰拳、醉拳、龙猴拳等,得陈阿银真传后,专心研究狗拳,武艺更加精猛全面,在东南亚一带颇有名望,人称“铁脚九师”、“神腿九”,曾任过新加坡武术协会会长。陈依九老师于一九四二年回国,定居福州,少林狗拳始福建各地流传.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南北大侠杜心五
南北大侠杜心五杜心五(1869-1953年),湖南慈利人.有"关东大侠", “南北大侠",“中华第一保镖",“神腿杜心五”,“自然大侠”等称号,为自然门武术一代宗师。大侠者不但有高超的武艺,更须有崇 -
中华各时代茶文化
中华各时代茶文化 一、唐宋时期──煎茶道 煎茶法不知起于何时,陆羽《茶经》始有详细记载。《茶经》初稿成于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又经修订,于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定 -
拗九节【福州传统民俗节日】
拗九节【福州传统民俗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廿九是福建省福州十邑地区汉族的传统民俗节日拗九节,也称孝顺节。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煮拗九粥祭祀祖先或者送给亲朋好友;已经出嫁的女子 -
龙行武术
龙行武术龙行武术,是中华武术花苑中焕发异彩的一颗奇葩。是黑龙江省传统武术地方拳种之精华。龙行武术,是表现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体、艺、用三者兼备而又自成体系,个性之新的一门武术拳种。龙行武术它孕育于二十世纪初期,诞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在祖国北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这块黑土地上,经不断地改革、创新和努力发展而深得人们的喜爱。它是刘志清老师集终身所学武功,博采众家之所长,本着“古为今用”的思想,以中国古老传说中的“龙”的精神气势和文化为武术意识,以具有攻防含义的技击动作为技术主要素材,通过自然流畅的手法
点击排行
俞国进[自然门武术名家]本栏推荐
八卦掌【传统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