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武术文化 >
自然门万籁声
2021-10-23武术文化 2899人已围观
简介自然门万籁声万籁声1903年出生于湖北武昌下游郭仙镇人(今鄂州),原名万常青,号自然山人,道号玄威,自幼酷爱武术。少年时代即住北京,十七岁考入国立大学森林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
自然门万籁声
万籁声1903年出生于湖北武昌下游郭仙镇人(今鄂州),原名万常青,号自然山人,道号玄威,自幼酷爱武术。少年时代即住北京,十七岁考入国立大学森林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讲师。他自幼爱好武术,在校万籁声青年时期间,曾拜沧州神枪手刘德宽的高足赵鑫洲为师。(赵鑫洲北京永胜镖局总镖头,少林六合门大师),苦修六载,从未间断,故学有所成。后为力求深造,遍访江湖异士,武林名宿,听说有个叫杜心五的,以前是湖南一带著名的武术家,见此人中等身材,体格削瘦,衣衫褴褛,满嘴疯话,行为放荡不羁,但两眼炯炯有神,知道不是等闲之辈,便要拜他为师。杜心五听后哈哈大笑说:我根本不会什么武术,你还是赶快走吧。万执意恳求,几次往访。杜心五终于被这位求学心切的青年的诚意所感动,便收了他,原来杜心五练的是自然门内功,此门功夫历来只单传不传其二。万籁声幸遇内家自然门传人,一代英豪杜心五,跟随杜心五习艺八年余,尽得衣钵。自此,自然门功夫由万籁声得以发扬光大,公之于世。
万得自然门内功秘传之后,又先后拜刘百川、王显斋、王荣标、刘百川等名师,均得到了他们的传授。万当时在读书和任教的八个寒暑里,除了上课之外,几乎所有时间和精力都用到了练武上。他除了擅长少林六合门和自然门内功外,对其他各大门户如行意、八卦、太极、猴拳、劈卦、罗汉、南拳及枪器械、暗器等主要功法无不涉猎。
1927年初,万籁声第一次在武坛显露锋芒。《北京晨报》连续两个月发表了他的数篇武术论文,引起了武术界人士的注目。1928年,他又撰写了十几万字的《武术汇宗》,并从此把自己的名字改为万籁声。
1928年10月11日在南京举行武术国考,各地高手云集。万籁声代表北京队前往南京比赛。临行前,师父杜心五对他说:我们师徒之间的情缘就到这里吧!你这一走,将来我们见面之日也就很难了,我没有什么东西可送你的,你就把这一尺长的短剑带在身上,它跟着我已经几十年了,你看到它就象见到我一样。万籁声捧着剑,含着热泪对师父说:比赛一结束,我就会回来看你的。于是拜别了老师南下,果然不出杜师父所料,万到南京之后,一举成名,再也没能回到师父身边。从此,万籁声带着这把短剑,走南闯北,每天睡觉的时候,总将它压在枕头下,如今这件珍品已跟随他数十寒暑。
万籁声由于技艺高超,在这次比赛中被当时两广总指挥兼广东省主席李济琛先生看中,被选聘广州担任两广国术馆馆长,授少将级军衔,时年25岁。他到广州后,当地名手不服,纷纷前来要求比试一番,万籁声使出六合门和自然门的神打功夫,两手如绳索,五指似钢钩,来如疾风暴雨,去如奔洪汇江,以绝对的优势压倒对手,而令其折服。从此声名鹊起,万籁声在两广的名声大震,各地名手云集而来。但人事沧桑,李济琛下野,两广国术馆解散。此后,万籁声又辗转南北,在上海、河南、武汉、广西等地从事武术活动。
抗日战争期间,万籁声先后任重庆中央训练团武术总教官、湖南国术训练所所长、广西大学体育部主任、永安体育师范学校校长,福建省等地学院体育教授等职。
1945年定居福建福州,解放后转职以行医为生,万籁声的中国中医伤科技术精湛名震宇内,同妻子张玉瑛在福州以文、武、道、医、拳五宝济世。依旧习武练身,教武授医桃李满天下,并从事武术著述。万籁声早年撰写的《武术汇宗》,据说是中国近代首部武术专著。后又陆续著有《原式太极拳图解》、《国术教本》、《药功秘》、《自然拳法汇宗》、《国际武术体育教范》、《国际技击武术教范》、《国际武术体操教范》、《国际气功武术教范》、《武术言论集》、《中国伤科》、《治平之道》等。
他在教学方面,贡献了毕生精力,去世前一年,还在福州开办了自然门万籁声武术馆。其门徒弟子遍及海内外,名徒有罗开明、洪正福、俞国进、洪敦耕、王云林(山东)等。
万籁声历任中国武术协会委员,福建省政协委员,省武术协会副主席、名誉主席,福州市武术协会顾问组长,市武术馆名誉馆长,武当拳法研究会总顾问等。
万籁声虽为自然门嫡传,却能博采众长,以内外两家,相辅相成。他先后师从当时名家杨畏之、邓芷灵、王显斋、刘神仙等医、道、武林、等精英,兼修文、武、道、医、拳各科、孜孜不息,始为近代武林泰斗一代宗师,形成独特的武术奇葩之门派万籁声自然门武术。
万籁声因感于武人不文、文人不武之旧习,早年即发奋苦读,著书立说,以改造世俗之见。他在26岁时即著成《武术汇宗》一书,历时三载寒窗,一朝问世即震动武林,享誉江湖,武林同道无不以先睹为快。该书集武学心得之大成,汇南北派、内外家、各拳种器械及暗器等,还附有医药伤科兼修道学养身之术,堪称武术著作之经典。万籁声还著有《中国武术介绍》、《国际体育、武术教范》等武术论著,是近代中国武林为数不多的武术教育家之一。
关于万籁声的武功,武林中传说颇多。北京有醉鬼张三者,鹰爪功独树一帜,每与人交手,即并五指于地划写一"马"字,深约寸许,令观者无不咋舌。万籁声闻其名后,决意要去会会张三。不料张三一见万籁声即盛气凌人,尤对自然门大肆非议。万籁声强忍一时之辱,待与张三交手时,气足心定,冷静应对,万籁声出手如电,仅以"闪电手"一招,张开五指扣住张三的右手大指节,双方奋力一夺,咯吧一声,张三即大叫不已,原来他的大拇指被万籁声折断了。
一九二八年,南京全国武术国考时,万籁声以华北五省总代表身份率队参加。首场比赛与福州代表倪鸣銮相遇,倪鸣銮武功在福州一带也是闻名一时。比赛时,万籁声于近两丈远处以自然门"闪电手"一跃而前,先声夺人地以右拳砸在倪鸣銮的左边嘴角,当即打落四牙,后又以地趟拳扫双脚攻其不备,不到五个回合即以绝对优势取胜。国考结束时,万籁声代表队以总分第一夺得国考冠军。当时国术馆馆长张之江先生倍加赞赏万籁声的技艺,特地接入国术馆内待以上宾,称赞万籁声的武艺"名不虚传"。
万籁声还精通中医伤科活人之术,他初投王荣标学接骨术,继而拜刘百川习伤科医药、手术。刘百川乃近代伤科大家,万籁声朝夕相随学其精华,刘百川也见万籁声为人诚恳厚道,传艺时倾其所有,使万籁声的伤科技艺得以猛进,后又兼修内、外、针灸各科,终成伤、骨科医之大器。万籁声晚年虽曾以诊疗为业,对于钱财却十分淡泊,扶贫济困、对弱者送医送药不取分文为常事,他时常教诲第子的为医之道是:"医师之责,平民达官均应平等待之,尽全力救治。"现今万籁声中医骨伤科的嫡系传承人有郑连珠和万籁声的爱徒俞国进的弟子林忠华、俞景耀等继承万师的医武道相结合悬壶济世服务社会。
万籁声视武、医之术为国中瑰宝中华宝典,以学界跻身武林,所到之处极力创办各种武术教学基地,感召有志青年共济事业,发扬中华武术文化之光大。万籁声自然门武术的得意门徒遍布南国大地,如其弟子万技鸣、其侄万慕通、其爱徒俞国进、高运富、曾锦冰、李飞、吴文凯、陈明清、焦华、郑钟国、吴明怀、赵洪武等均是自然门武术嫡传的佼佼者。万籁声先后任两广国术馆馆长、湖南国术训练所所长、广西大学体育教授、福建体师校长、福建武协名誉主席、福建省政协委员等职,于1992年逝世,终年91岁。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红茶保存方法
红茶保存方法茶叶应避潮湿高温,不可与清洁剂、香料、香皂等共同保存,以保持茶叶的纯净。最好放在茶叶罐里,移至阴暗、干爽的地方保存,开封后的茶叶最好尽快喝完,不然味道和香味会流失殆尽,不同茶叶不宜混合饮用,以免不能欣赏到该种茶的原味。具体储藏方式1、铁罐的储藏法:选用市场上供应的马口铁双盖彩色茶向作盛器。储存前,检查罐身与罐盖是否密闭,不能漏气。储存时,将干燥的茶叶装罐,罐要装实装严。这种方法,采用方便,但不宜长期储存。2、热水瓶储藏法:选用保暖性良好的热水瓶作盛具。将干燥的茶叶装入瓶内,装实装足, -
空手道
空手道由中国南拳与日本本土武术发展而来的一种搏击格斗的武术。空手道空手道古称空手、唐手,是发源于日本九州、琉球地区的一种武术,日本传统格斗术结合琉球武术唐手而形成的,古代琉球的一种武术叫“琉球手”或“组手”,融合了从中国闽南传入的中国武术——福建的永春白鹤拳后被琉球人尊称为“唐手”;唐手是中国传统武术传入冲绳地区结合当地武术琉球手发展而成的,而日本本土人又将九州、本州的摔、投等格斗技与唐手相结合,后来又接受了日本武道的影响,成为现代的“空手道”。二战之后通过美军宣传而在全世界广泛传播。空手道当中 -
大 戟 [草本植物中药名]
大 戟 [草本植物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一中医学一中药学一峻下逐水药, 茜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红芽大戟或大戟科植物京大戟的根。 处方用名: 大戟 红芽大戟。 性味与归经: 苦,寒。有毒。入肺、脾、肾经。 功效: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临床应用】 用于疮痈肿毒及痧胀等症:本品外用能消肿散结,内服能攻泻而通结滞。如著名成方玉枢丹,即是用红芽大戟配伍千金子、山慈菇、五倍子、雄黄、麝香等品而成,外涂用于消疮肿,内服治痧胀、腹痛、胸院烦闷、呕吐泄泻等症。俞景耀针灸医师/提供 -
青城派武术
青城派武术青城派是道教内丹修炼的派别。青城派发源于中国道教发祥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5A级风景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相传起始于青城丈人,又有李八百等人习传之。青城丹法的“无为”修持集中体现在历代的口诀上,即“守无致虚”。其中分三个层次:初步入手功夫为“守中致和”;第二步为“了一化万”,第三步为“万化归一,一归虚无”。然而其“诀中诀”久已不传,故修持者通常难以把握见验。青城派分三大支系,道家武术讲轻灵飘逸,舒展大方,佛家讲小手连环,轻步行走,侠家讲擅长在高低不平的地方作战,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