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武术文化 >
青城派武术历史沿革
2019-11-20武术文化 2064人已围观
简介青城派武术历史沿革青城派发源于中国道教发祥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5A级风景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青城山属道教名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古名“天仓山”,又名“丈人山”。东距成都市68公里,处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处。主峰老霄顶海拔1260米。在四川名山中与剑门之险、峨嵋之秀、夔门之雄齐名,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誉。青城山道教的历代教派,从张天师创天师道正一派,经历了源于东晋时期以陶弘景为首的上清派;形成于北宋年间,流行于元朝的清微派;北宋间的丹鼎派南宗;元朝的全真道
青城派武术历史沿革
青城派发源于中国道教发祥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5A级风景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
青城山属道教名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古名“天仓山”,又名“丈人山”。东距成都市68公里,处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处。主峰老霄顶海拔1260米。在四川名山中与剑门之险、峨嵋之秀、夔门之雄齐名,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誉。
青城山道教的历代教派,从张天师创天师道正一派,经历了源于东晋时期以陶弘景为首的上清派;形成于北宋年间,流行于元朝的清微派;北宋间的丹鼎派南宗;元朝的全真道龙门派;清代末年的青城派。青城派在20世纪50年代后一直是中国道教的重要道派。1957年“中国道教协会”正北京成立,青城山道长易心莹山席大会,被推选为副会长兼副秘书长,当年又被推选为四川道教协会会长。1986年,在中国道协第四届代表会议上,傅元天道长当选副会长,1992年3月又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并兼任中国道教学院院长。
另外,青城派也是中国武术著名流派,有近2000年的历史,历代高手辈出,仅清代即出了111个武举人;
1989年,作为四川重要武术流派载入《四川武术大全》;
1991年,青城派宗师余国雄作为国家唯一认定青城派代表人物载入《中国武术人名辞典》;
1996年,由已故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付元天大师题辞“青城武术”;
2003年,青城派在四川68个武术流派中第一载入《中华武术展现工程》;
2007年,青城武术载入《都江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览》;
2008年载入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国最高级别的《中华武藏》(中国武协审定,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监制),在全球20余个国家已有数万青城派习练者,海内外400余家媒体曾上万次报道。
相关典籍
薛道光《悟真篇三注》:“张紫阳仙翁遇青城丈人,授金液还丹之妙道。”意谓张伯瑞曾师事青城丈人。此派论著有《青城秘录》、《大道玄指》。其功法综合南北阴阳与双修的长处,又上肇关尹子,形成以虚无为体、以简要为用、心平实为功的基本特点。由于此派功法习传多为“密符”,“授受均极不易”,故知者甚少。
近人萧天石自称得览《青城秘录》、《青城玉房诀》等,了悉其旨归,在其《道家养生学概要》、《道海玄微》中作了阐述:青城派修炼最重一个“无”字,自“虚无”二字去体认参证。因而主张,功法下手即从最上乘起,修得上乘,中下乘之效验可兼得,无为而有为,无作而有作。该派认为无修而有修,斯为大修;无成而成,斯为大成;无德而德,斯为大德;无有而有,斯为大有。在“清静无为”中突出地讲求心无为,即心性清静无为,反对只知求清静于外,不知求清静于内。因此,心性清静无为,便生有为,心清静无功,便生有功。同时,在静观止念过程中切忌沉思冥想,切忌妄生意象与心象,从而与禅宗的参悟法相区别。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鹰爪拳【中国传统武术象形拳】
鹰爪拳,中国传统武术拳术中象形拳之一,又称鹰爪翻子拳。鹰爪拳是吸收鹰的形、意和击法发展而成的一种拳术。其手型似鹰爪,即手指的第二、第三指节勾屈,手背后张,又有鹰爪翻子拳、鹰爪行拳和鹰爪连拳之称。此拳以模仿鹰爪抓扣和鹰翼翻旋的动作为主,该拳的特点是:姿势雄健,手眼犀利,身步灵活,发力刚爆,其特点是:爪法丰富、抓扣掐拿、上下翻转、连环快速,仿形造拳、形神兼备。要求出手崩打,回手抓拿,分筋错骨,点穴闭气,翻转灵活,神形似鹰。手法有抓、打、拿、掐、翻、砸、锁、靠、崩、截、拦、挂等,注重抓拿,腿法有蹬、弹、撩、踹、 -
南少林寺(福清)禅武高峰论坛
中国南少林寺(福清)禅武高峰论坛2018年2月25日,福清南少林寺隆重地举行了“第一届世界武术家联合会•中国福清南少林寺禅武高峰论坛”,与会的代表有:张良木先生、曾爱民先生、原福建武术院院长郑仁先生及世界武术家联合会会长黄勤龙先生等。会议期间,南少林武术培训基地学员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武术爱好者,表演了“鸣鹤拳”、“太极拳”、“南拳”“福建地方拳”等三十余种武术。为更好地传承中国的书画切艺术,黄瑞霖等老一辈书画家,即兴为南少林留下了大量书画墨宝。非常感诸位老前辈对南少林的关心!南少林寺自古秉承祖庭家 -
福鼎白茶制作工艺
福鼎白茶制作工艺福鼎白茶的制作工艺,分为以下四个步骤:1、采摘白茶根据气温采摘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净采。芽叶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轻采轻放。竹篓盛装、竹筐贮运。2、萎凋采摘鲜叶用竹匾及时摊放,厚度均匀,不可翻动。摊青后,根据气候条件和鲜叶等级,灵活选用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或加温萎凋。当茶叶达七、八成干时,室内自然萎凋和复式萎凋都需进行并筛。3、烘干初烘:烘干机温度100-120℃,时间:10分钟;摊凉:15分钟。复烘:温度80-90℃;低温长烘70℃左右。4、保存 -
巴豆[乔木植物种子中药名]
巴豆[乔木植物种子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一中医学一中药学一峻下逐水药 泻下药,大戟科常绿乔木植物巴豆树的成熟种子。 处方用名: 巴豆霜. 性味与归经:辛,热。有大毒。入胃、大肠经。 功效:泻下逐水,劫痰,蚀疮。 临床应用:1.用于寒积便秘,水肿腹水﹣﹣巴豆药性猛烈, 为温通峻下药, 能祛寒积而通便秘,泻积水而消水肿,适用于身体壮实的水肿、腹水,以及寒积便秘等症。治寒积便秘,常配干姜、大黄等同用;治水肿腹水,可与杏仁等同用。俞景耀中医师/提供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