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地理文化 >
福州正心寺
2019-11-20地理文化 4695人已围观
简介福州正心寺福州正心寺位于福州市北郊赤桥村国家森林公园内,此寺始建于北宋皇佑二年(即公元1050年),距今955年历史,是闽中最早的佛教女众清修道场。沿公园大道,约步行15-20分钟即到正心寺。 清朝时正心寺一度名为正心堂,位处福州晋京古驿道。古时进出福州,主要有西、中、东三路,“正心寺”处于西路的宋代古驿道出城的第一站,又是通往福州五大禅林之一“林阳古寺”的必经之路,并一度作为林阳寺的“下院”。近千年漫长岁月中,上至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下至商贾、樵夫挑脚,至此无不驻足,或朝拜诵经念佛,
福州正心寺
福州正心寺位于福州市北郊赤桥村国家森林公园内,此寺始建于北宋皇佑二年(即公元1050年),距今955年历史,是闽中最早的佛教女众清修道场。沿公园大道,约步行15-20分钟即到正心寺。
清朝时正心寺一度名为正心堂,位处福州晋京古驿道。古时进出福州,主要有西、中、东三路,“正心寺”处于西路的宋代古驿道出城的第一站,又是通往福州五大禅林之一“林阳古寺”的必经之路,并一度作为林阳寺的“下院”。近千年漫长岁月中,上至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下至商贾、樵夫挑脚,至此无不驻足,或朝拜诵经念佛,或瞻仰庄严的佛像、风格高雅的寺院艺术建筑,或吟咏精深微妙的楹联诗文,或聆听钟磬梵呗、经声佛号。 正心寺这个寺名,是清朝咸丰年间长期隐修于鼓山的高僧古月老和尚所定。正心寺自建寺以来,一直都是比丘尼众清修道场,由于历代僧众均能发菩提大心,行宏法大愿,苦心修行,寺庙道风纯正,因此古月和尚命名“正心”,当之无愧。古月和尚当时还预示这个道场有灵逸之气,能在此修行者皆有福报。正心寺历代僧众精进修行的清净道风得到许多高僧大德的青睐和赞赏,如闻名海内外的谛闲、虚云、悟正等宗匠大师、新加坡著名爱国侨僧释倓禅法师,以及藏族法王、活佛都曾亲临正心寺指导僧众修行;不少仕官名流也竭诚护持,清光绪朝安徽巡抚曾偕诸善信到广东一带为正心寺重建发起募捐,终于在现时地界首度重建了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寺,他为正心寺亲笔书写“大士殿”石刻牌匾至今犹存,是极有价值的文物。清朝光绪朝武科殿试一甲第一名中武状元而授头等侍卫衔、辛亥革命后曾任福建护军使的黄培松将军某次出征前到正心堂礼拜佛祖,凯旋而归后,就捐资扩建道场并长期竭诚护持。因此正心寺虽不算大丛林,但声名远及海内外。至今全国各地与港澳台同胞、东南亚侨胞以及欧美佛教信徒亦不时慕名拜谒与参礼。
文化大革命中,正心寺遭受毁灭性破坏,寺院地产在浩劫中被非法侵占殆尽,寺院殿宇与僧舍亦被一些单位占用。1984年,西禅寺方丈释梵辉法师从福州市森林公园收回正心寺的部分地产;1994年,新加坡著名爱国侨僧领袖释倓禅法师率诸华侨捐资重建了正心寺。
正心寺内至今存有三件重要文物:一是一个大型明代彩绘瓷瓶,外饰构图复杂精巧的刀、马、人等图案,底部有“明成化”三个字;二是清代光绪朝安徽巡抚亲笔手书“大悲殿”牌匾;三是一尊缅甸汉白玉雕高达 2米的玉观音像。
正心寺的修学法门,以《妙法莲华经》为宗本,以戒为柱石,净土为旨归,道风清严,学风端正。《妙法莲华经》在大乘佛教学术体系中号称经中之王,住持释德雄法师自1994年起要求全寺僧众每天必诵此经,以启发全寺僧员的觉悟与智慧,使全寺上下戒律肃然,以清净严正的道风获得十方居士的由衷赞叹和拥护。
正心寺现任住持法师是释师德雄法师,原籍福建省罗源县,1982年出家,出家后曾游学各地,参访明师,求学净、禅、密诸宗佛法。1991年于福建佛学院毕业后,即奉师命担任本寺住持。释德雄法师担任正心寺住持几年之后,即使正心寺以坚守戒律、精进修行而渐渐闻名于教内,受到广大佛教信众衷心尊敬与赞誉。
释德雄法师游学四方之际,屡屡目睹各地女众寺院庵堂收养的因受重男轻女封建恶俗影响而被抛弃的女婴与因种种意外失去亲人抚育的孤女,由于户口、经济、精神创伤等原因无法接受正常教育的情形。释德雄法师每念及此,即生慈悲怜悯之情,为使这些无力就学的孩子能够获得受教育的机会,2000年,德雄法师即与戒一、修林等众法师协力开办佛学班。即从事佛学教育,又同时从事爱心慈善教育,美国纽约普照寺释修觉法师等闻讯欢喜赞叹,在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使佛学班得以顺利开办。佛学班设新学班、初级班、中班班凡三个级班,按年龄、文化基础不同分别给予教育。至2003年首期学员已经毕业。
佛学班除开设佛学理论课程外,更为孩子们的文化教育延请社会有识之士,开设各种文化课程,致力于孩子们的独立生活能力、文化水平、道德品质等综合素质培养,使之将来能够成为有用之才。更重视培养学僧的人文文化素质培养与规范、严格的宗教素质训练。为发扬佛教文化事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创办佛学班的诸位法师的爱心,感召福州市各界爱心人士与佛教居士纷纷以各种形式予以支持,数十名具有高度文化素质的人士与佛教信徒热心地为爱心教育义务担任授课与后勤工作。福州市中一些有文化、有才干的高素质的佛教青壮年居士,也积极参与到这个即是致力为社会尽义务,为政府分忧劳的慈善救助、阳光工程,又是为佛教文化事业培养僧才的爱心教育事业中来。
正心寺的一些故事,通过信徒从新店乡赤桥村一带向全省乃至海外流传。光绪年间,福州遭遇大旱,福州地方政要延请古月禅师在“龙潭”祈雨台祈雨,据说不出两个时辰,大雨便从北峰直扫福州,旱情顿消。2003年福州又逢百年未遇的特大旱灾,普济活佛与寺中僧众到祈雨台发心祈雨,并在观音菩萨座前祈祷十天,终于为福州市民求来普天甘霖。
2005年9月,“龙王”台风侵袭福州。大雨倾盆,忽然泥石流从高坡上轰鸣而下,紧贴山体而建筑的正心寺石护坡刹那崩溃,大量泥土、乱石、树木天崩地动般冲撞而入正心寺,摧毁了一座生员宿舍,两块巨石横贯寺院撞塌近10米长的一段围墙。寮舍被山洪冲毁10间,面积约150平方米,淤泥土石及树枝厚厚地覆盖整座寺院的露天走道与空场,经济损失约达人民币70多万元。所幸数十名生员与僧员竟然在千钧一发的时刻及时迅速地撤入教学楼。全寺百余成员无一人伤亡,寺院大雄宝殿、天王殿、祖师殿、观音阁、斋堂等主体建筑未受重创,距被撞塌的围墙不过2米远的地藏王菩萨圣像亦屹立依旧毫无损伤。祖师塔也稳固如山。次日驰援的居士,目睹此情,纷纷由衷感叹“清净道场、戒律精严、伽蓝庇佑、龙天护持!”。
交通:福州市北郊赤桥正心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内) 。54、84、85、87、102、945
公交分别到达森林公园北门与南门,进入公园是免费的,沿公园大道,约步行
15-20分钟即到正心寺。
美食:可在森林公园就餐,或在斋堂就餐。
住宿:返回福州市区入住
门票:有皈依证可免费入内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夜明砂[蝙蝠粪便中药名]
夜明砂[蝙蝠粪便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一中医学一中药学一第二节、清肝明目药, 蝙蝠科动物蝙蝠的粪便。 【处方用名】 夜明砂。 别名:天鼠屎、鼠法、石肝、黑砂星、檐老鼠屎。【性味与归经】 辛,寒。入肝经。【功效】 清肝明目,散瘀消积。 临床主治:用于青盲,雀目,目赤肿痛,白晴溢血,内外翳障,小儿疳积,瘰疬,疟疾。 毒性:本品无毒《别录》。 储存方式: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俞景耀/提供文章。 -
十二时辰与脏腑
十二时辰与脏腑: 在中国古代人们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应于今天的二十四小时。十二时辰制在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 -
昆仑派武功特征和重要价值
昆仑派武功特征与重要价值昆仑派是中国最古老的道家武学宗派,是中华传统武学与养生学的源头。武功合武德、武论、武艺于一体,技术理论体系完整,本门独特功法与器械达百种,也是中华武术宝典。 一、昆仑派武功的主要内容 1、昆仑武功融武德、武论、武艺于一身,源远流长,功法繁博,身形多变,攻防兼备,手脚并用,步法灵活,迅猛快速、招式凌厉,姿态刚劲,有技击、养生、医病、益智,延寿之功效,所包涵的内容极为丰富。昆仑武功包括武德、武论、武艺,以养生、养性、养颜和技击、医病、益寿为研究宗旨,集技击 -
推拿发展历史
推拿发展历史推拿历史由来悠久,有学者赞之为“元老医术”。推拿作为以人疗人的一种最原始最人性化最不可替代的方法,推拿一词是由摩挲、按跷、按摩逐渐演变而来的。它不仅是名词的变更,而且包含着千百年来,从事中医推拿医术的医师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结果。推拿医术是中国古老的医治伤病的方法,是中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推拿是医生用双手在病人身体上施加不同的力量、技巧和功力刺激某些特定的部位来达到恢复或改善人体的生机、促使病情康复的一种方法。它是“以人疗人”的方法,属于崇尚的自然疗法的一种。由于它的方法简
点击排行
俞国进[自然门武术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