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香薷[草本植物中药名]
2024-06-30中医文化 841人已围观
简介香薷[草本植物中药名] 香薷[xiāng rú]【药用】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海州香薷的全草。 【处方用名】香薷、陈香薷。 【性味与归经】 辛,微温。入肺、胃经。 【功效】:发汗解表,祛暑化湿,利水消肿。 主治:风寒感冒,水肿脚气。香薷功能: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主治应用:夏月感寒饮冷,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胸痞腹痛,呕吐腹泻,水肿,脚气。 用法用量:煎服,3~9g。 禁忌:表虚者忌服。【华夏宝典/编辑部】
香薷[草本植物中药名]
香薷[xiāng rú]【药用】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海州香薷的全草。
【处方用名】香薷、陈香薷。
【性味与归经】 辛,微温。入肺、胃经。
【功效】:发汗解表,祛暑化湿,利水消肿。
主治:风寒感冒,水肿脚气。香薷功能: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主治应用:夏月感寒饮冷,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胸痞腹痛,呕吐腹泻,水肿,脚气。
用法用量:煎服,3~9g。 禁忌:表虚者忌服。【华夏宝典/编辑部】
药材炮制:
【华夏宝典】拣去杂质,用水喷润后,除去残根,切段,晒干即得。《雷公炮炙论》:凡采得(香薷),去根留叶,细锉,暴干,勿令犯火。
植物特性:
本品为唇形科、香薷属草本植物,直立草本密集的须根。茎通常自中部以上分枝,钝四稜形,具槽,无毛或被疏柔毛,常呈麦秆黄色,老时变紫褐色。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穗状花序,花梗纤细,近无毛,花萼钟形,花冠淡紫色,花丝无毛,花药紫黑色。花期7~10月。生于路旁、山坡、荒地、林内、河岸,海拔达3400米。
产地:栽培于江西分宜、新余等地。 分布于华东、中南、南安翔云、台湾、贵州。
临床应用:
1.用于夏季感冒风寒﹣香薷发散风寒,有发汗解表作用,但多用于夏季贪风乘凉、感冒风寒所引起的发热、恶寒、头痛、无汗等症,往往与霍香、佩兰等配合应用。
2.用于呕吐、腹泻等症﹣香薷有祛除暑湿作用,故适用于暑季恣食生冷、湿阻脾胃所引起的呕吐、泄泻,可配合扁豆、黄连、厚朴等同用。
3.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症﹣香薷利小便、消水肿,可单独应用,也可配白术同用以健脾利水。
香薷功能: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俞景耀医师/提供】
主治应用:夏月感寒饮冷,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胸痞腹痛,呕吐腹泻,水肿,脚气。
用法用量:煎服,3~9g。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禁忌:表虚者忌服。【华夏宝典/编辑部】
方剂举例:
香薷饮:《和剂局方》:香薷、厚朴、白扁豆,治暑月感冒,腹痛下痢。
薷术丸:《深师方》:香薷、白术,治暴水、风水,通身皆肿。
现代报道:成分:香薷含挥发油,其成分为香薷酮、倍半萜烯等。
药理试验:香薷所含挥发油能使肾小球充血,滤过压增大,而起利尿作用。
按语:香薷既能发汗解表,又能祛暑化湿,故在暑天因乘凉饮冷所引起的怕冷发热无汗及呕吐腹泻等症,是一味常用的药品。本品虽能祛暑,但性温辛散,多适宜于阴暑病症,前人说:"夏月之用香薷,犹冬月之用麻黄。"故在临床用以祛暑解表时必须具有怕冷及无汗的症候。如属暑湿兼有热象。
相关文献综述:
一、《本草纲目》:“世医治暑病,以香薷饮为首药,然暑有乘凉饮冷,致阳气为阴邪所遏,遂病头痛发热恶寒,烦躁口渴,或吐或泻,或霍乱者,宜用此药,以发越阳气,散水和脾。若饮食不节,劳役作丧之人伤暑,大热大渴,汗泄如雨,烦躁喘促,或泻或吐者,乃劳倦内伤之证,必用东垣清暑益气汤、人参白虎汤之类,以泻火益元可也。若用香薷之药,是重虚其表而又济之以热矣。盖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如冬月之用麻黄,气虚者尤不可多服,而今人不知暑伤元气,不拘有病无病,概用代茶,谓能辟暑,真痴人说梦也。且其性温,不可热饮,反致吐逆,饮者惟宜冷服,则无拒格之患。其治水之功,果有奇效。”
二、《本草经疏》:“香薷,辛散温通,故能解寒郁之暑气,霍乱腹痛,吐下转筋,多由暑月过食生冷,外邪与内伤相并而作,辛温通气,则能和中解表,故主之也、散水肿者,除湿利水之功也。”
三、《本草汇言》:“香薷,和脾治水之药。伤暑用之,即消蓄水;霍乱用之,即定烦躁;水肿用之,即行小便。其辛温利水,有彻上彻下之效;甘温和脾,有拔浊回清之功;所以肺得之则清气化行而蕴热自下;脾得之则浊气不干而水道流行也。”
四、《本经逢源》:“香薷,先升后降,故热服能发散暑邪,冷饮则解热利小便,治水甚捷。”
五、《幼科要略》:“考《本草》香薷辛温发散,能泄宿水,夏热气闭无汗,渴饮停水,香薷必佐杏仁,以杏仁苦降泄气。又曰,香薷辛温气升,热服易吐,佐苦降如杏仁、黄连、黄芩则不吐。”
【华夏宝典/编辑部】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孟村八极拳[中华传统武术]
孟村八极拳[中华传统武术] 八极拳全称开门八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初创地为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孟村镇,八极拳发展距今已有三百年的历史,已传承十四代。八极拳据传由癞姓道士传艺河北省沧州市孟村人吴钟,吴钟传艺其女吴荣。孟村遂成为八极拳的发源地。自吴荣之后,八极拳分两支传习: 一是吴氏本家及其门生。近代传衍不绝,造诣较深者有吴楠、吴恺、吴会清、吴秀峰、吴连枝。其近亲马凤图影响较大,传人较广。另一支是王四学艺于孟村后,传罗疃张克明,张传其子张景星、黄四海等。张景星传人较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李书文、马英图 -
白芷[草本植物中药名]
白芷[草本植物中药名] 白芷【药用发散解表药】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芷或川白芷的根。 处方用名: 白芷 香白芷。 性味与归经:辛,温。入肺、胃经。 功效:祛风解表,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 临床应用:用于感冒风寒、头痛、鼻塞等症﹣白芷发散风寒,且有止痛、通鼻窍作用,故主要用治风寒表症兼有头痛、鼻塞的病症。如头痛剧者配羌活、细辛,鼻塞者配苍耳子、辛夷花等。 【华夏宝典/编辑部】 -
佛跳墙菜品文化
佛跳墙菜品文化菜名由来佛跳墙原名“福寿全”,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福州官钱局一官员宴请福建布政使周莲,他为巴结周莲,令内眷亲自主厨,用绍兴酒坛装鸡、鸭、羊肉、猪肚、鸽蛋及海 -
明代名医龚廷贤
明代名医龚廷贤: 龚廷贤(1522~1619)字子才,号云林,悟真子,金溪人今属江西,[明金溪霞澌龚家∽今合市乡龚家人]。父龚倍,曾任太医院医官。自幼承庭训,随父习医,尝谓:良医济世,功同良相。故勤研《内经》、《难经》及金元诸家学说,久之贯通医理,遂以医鸣。临证遵古而不拘泥,治多奇中,因愈鲁藩元妃之疾,入御医院任太医。是江西省历史上十大名医之一。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