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医文化 >
火麻仁[草本植物果实中药名]
2024-12-12中医文化 1237人已围观
简介火麻仁[草本植物果实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之中药学--润下药,大麻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大麻的果实。 【处方用名】 大麻仁 火麻仁 【性味与归经】甘,平。入脾、胃、大肠经。 【功效】 润肠通便。 【临床应用】 用于肠燥便秘、老人及产后便秘﹣﹣火麻仁体润多脂,味甘性平,功能润燥滑肠,兼有滋养补虚作用,临床上常用于体质较弱、津血枯少的肠燥便秘,可配合柏子仁、瓜蒌仁、郁李仁等同用。
华夏宝典之中医文化一中药学--润下药
第二节 润下药
润下药,多为植物的种仁或果仁,富含油脂,具有滑润作用,使大便易于出,适用于一切血虚津枯所致的便秘。临床还应根据不同病情,适当地与他药物配伍应用,如热盛津伤而便秘者,可与养阴药配伍;兼血虚者,宜与血药配伍;兼气滞者,须与理气药配伍。

火麻仁[草本植物果实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之中药学--润下药,大麻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大麻的果实。
【处方用名】 大麻仁 火麻仁
【性味与归经】甘,平。入脾、胃、大肠经。
【功效】 润肠通便。
【临床应用】 用于肠燥便秘、老人及产后便秘﹣﹣火麻仁体润多脂,味甘性平,功能润燥滑肠,兼有滋养补虚作用,临床上常用于体质较弱、津血枯少的肠燥便秘,可配合柏子仁、瓜蒌仁、郁李仁等同用。俞景耀针灸师/提供
【一般用量与用法】 三钱至一两,打碎,煎服。
植物形态
火麻仁为一年生草本,高1-3m。茎直立,粗壮,皮层多纤维,多分枝,有纵直沟纹,密生细绒毛,基部稍木质化。掌状复叶互生或下部对生,有短绵毛;托叶小,线状披针形,先端长尖,基部窄模形,边缘具粗锯齿,上面被粗糙毛,深绿色,下面密生灰白色锈毛。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集成疏散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被片5,黄绿色,长卵形;雄蕊5;雌花丛生于叶腋,绿色,每花外有阔卵形苞片,花被片1,薄膜质。瘦果扁卵形,长4-5mm,灰褐色,有细网状纹,果皮坚硬,灰白色或灰褐色,平滑,有细网纹,胚珠倒生,种子1,灰色。花期5-7月,果期6-9月。
药材形态
中药火麻仁呈卵圆形,长4-5.5mm,直径2.5-4mm。灰绿色或灰黄色,有微细的白色或棕色网纹,两边有棱,顶端略尖,基部有1圆形果梗痕。果皮薄而脆,易破碎。气微,味淡。
功效与作用
火麻仁性平,味甘,归脾、胃、大肠经,具有润肠通便、滋养补虚等功效。
润肠通便:火麻仁入胃、大肠经,具有润肠通便的功效,临床可与瓜蒌仁配伍治疗肺燥兼便秘的病症。
滋养补虚:火麻仁甘、平,质润,益血补阴,临床常与郁李仁配伍治疗热病后津液不足所致的肠燥便秘,以及产后血虚或体虚。
【方剂举例】 麻子仁丸(《伤寒论》);大麻仁、大黄、枳实、芍药、杏仁、厚朴,治肠胃燥热,大便秘结。
现代临床报道:
成分:大麻仁含脂肪油(约占30%)、蛋白质、挥发油、维生素 E、卵磷脂、植物甾醇、亚麻酸、葡萄糖醛酸、维生素 Bi等。
药理:大麻仁所含的脂肪油,内服至肠中,遇碱性肠液后产生脂肪酸,刺激肠壁,使分泌增多,蠕动增速,故有缓下作用。
中毒与处理:大麻仁中含脂肪、覃毒素、胆碱等,食后可致中毒。本文报告先后收治大麻仁中毒患者 14例。食入大麻仁量2~4两,大多在食后1~2小时内发病,食量愈多则症状愈重。中毒症状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四肢麻木、哭闹、失去定向力者8例;呕吐频繁、昏睡半昏迷者5例;抽风昏迷、瞳孔散大者1例。病人入院后(在中毒后1~3 小时),均予洗胃及对症处理,在 24 小时内症状先后消失,均痊愈出院。(《中华内科杂志》1964.12.)





华夏宝典/编辑部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红拳【传统武术之地方拳】
红拳【传统武术之地方拳】红拳是传统武术之地方拳,也是中国民族传统武学重要一脉,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内容丰富,套路繁多,技法全面、德艺并存、以撑补撑斩为其母、勾挂缠粘为其能、化身闪绽为其妙、钻身贴靠、腿法凌厉、刁打巧击为其法,享誉武林。红拳是陕西关中、山西、河北南部、河南北部传统武术地方拳的主流派,起源于周秦、扬名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在陕西境内又以潼关、大散关为标志分为“关东红拳”、“关中红拳”和“关西红拳”三支。 -
崆峒派武术特点历史渊源
崆峒派武术特点历史渊源崆峒派武术从唐朝开始兴盛的崆峒派武术,晚清时达到鼎盛,到了现代,已基本脱离了普通人的视野。以致大多数人认为崆峒派只不过是武侠小说中虚幻的门派。崆峒派为名门正派,武术以剑术为主,走奇险辛辣之道。事实上,崆峒派武学中,剑术只是其中之一,崆峒派多用扇子、拂尘、铁耙、双钩等武器。现代弟子演练武功,用剑的反倒稀少。金庸在崆峒山立碑“崆峒武术,威峙西陲”。而实际上,崆峒派武术流传甚广。在晚清的广东,武术成为抵御外敌的工具。崆峒派第八代掌派袁一飞、第九代掌派胡飞子均立过战功。崆峒派武术并 -
自然门万籁声
自然门万籁声万籁声1903年出生于湖北武昌下游郭仙镇人(今鄂州),原名万常青,号自然山人,道号玄威,自幼酷爱武术。少年时代即住北京,十七岁考入国立大学森林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 -
诗歌背景
诗歌背景相传中国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
点击排行
俞国进[自然门武术名家]本栏推荐
八卦掌【传统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