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饮食文化 >
福清光饼
2021-10-23饮食文化 4590人已围观
简介福清光饼福清光饼是福建福清传统的汉族风味小吃之一。在福州地区又称光饼、福清饼、缸饼,是在福州麻饼的基础上改良烤饼,福州人称之福清饼,其色、香、味俱备。“缸饼”加工工艺与福
福清光饼
福清光饼是福建福清传统的汉族风味小吃之一。在福州地区又称光饼、福清饼、缸饼,是在福州麻饼的基础上改良烤饼,福州人称之福清饼,其色、香、味俱备。缸饼加工工艺与福州麻饼同出一辙,唯一区别饼中央无孔。因此饼坯在烘烤时无法将饼中的气体排出,使烤制的饼成半球形。还有缸饼烤制炉器与西域烤馕炉器极其相似,西域烤馕炉器全没入地下,而福清缸饼烤制炉器半没入地下,为立式烤制,福州麻饼而用卧式高炉烤制,缸饼在福清所有小吃中,声名最响,影响范围最广,文化内涵也最丰富。
在福州,人们通常把饼面没有芝麻的叫光饼,有芝麻的叫麻饼。但在距福州60公里的福清市,人们则把饼面有芝麻、中间无孔的叫缸饼。要论津津有味,比较起来,还是福清人做的缸饼略胜一筹。福州人做光饼,从前一向用木炭烘炉,现在为图省事,多半改用电烘箱烤了。
福清人做缸饼,至今还保留着自己的一套,不但新鲜,而且有趣,夸张点说,简直可称之为融音乐与舞蹈为一体的劳动艺术。他们烤缸饼用的是一口高近两米、直径约有一米的外裹黄泥的大缸。先用成捆的松枝在缸内点起冲天大火把缸壁烧白,缸底只剩余烬,然后把做好的饼胚,由两人合作,伸手入缸,飞快准确地贴在缸壁之上,若是迟缓一点,就怕那光着的手臂要烤出泡来。由于烤光饼时面对着的是一只大火缸,所以不分冬夏,两人都打着赤膊。他们一个递胚,一个接胚往缸里贴,身子一伸一欠,一俯一仰,动作敏捷,配合默契,再加噼噼啪啪的贴饼声,仿佛音乐伴奏,节奏感十分强烈。不消十分钟,几百只缸饼便全部贴完,然后再用炭火慢慢把饼烤熟,真是叫人大开眼界。在这种大缸里烤出的缸饼,只只金黄,十分香脆。
福清人如今吃光饼有诸多花样,主要有:光饼夹肉、夹蛎饼、夹紫菜等,光饼的种类主要有:青提(海苔)饼、紫菜饼、猪油酥等。将蛎饼夹在光饼里做成的蛎饼夹,风味独特,民间形容光饼夹蛎饼,咬掉嘴舌仔。光饼夹花生,吃起来味道很不一般,龙高人有光饼配花生鸡肉味之说。

福清传统习俗:缸饼以其独特的地方风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使许多人魂牵梦挂。在福清,嫁女第二、三天,第一次请女婿、女儿回门叫请头走,还要买上100只缸饼做为年婿(女婿)饼呢,此风俗至今还在流传。 缸饼舞流传于福清渔溪一带。原为戏曲舞蹈,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是戏曲剧团在乡镇演出时招徕观众的开锣戏。缸饼舞属于一般的劳动技能性民间舞蹈,也表现缸饼制作的特殊流程。舞蹈表现老百姓点火、烤炉、贴饼、烘饼、铲饼5个制作过程,具有节奏感强、动作幅度大的特点,音乐及动作则具有民间戏剧特色,有小射雁步、骑马步八字跳等。缸饼舞是由当地民间流传的儿童游戏舞蹈拍饼舞、顶箩舞演变而来。拍饼舞和顶箩舞的产生当同时随着福清饼业的兴起、繁荣和发展。
福清光饼历史:唐代固始隶属光州,中原南迁的福州人族谱记载其祖先来自光州固始。可以推断,自从唐末王溯、王审知兄弟入主闽都开始,福州便有了火烧馍(烙馍),因来自光州固始而称光饼。在河南固始也有一种炭火烧烤的火烧馍(烙馍)。它是将面团和好、切块、搓圆压扁,然后刷水贴在炭炉烧烤。有甜的、有咸的、有不甜也不咸的,外观、色泽、大小都与福州光饼一模一样,只是少了饼中心用以穿线的那个孔。
光饼是福州传统名点,古时,福州书生进京赶考,也往往身带光饼作为旅途充饥之物,由于它便于携带、便于就食、便于保存,故成了物美价廉的三便干粮。
此外,福州人每逢祖先祭日与每年清明节扫墓时,在众多的供品中都少不了光饼,它成了人们怀亲念祖的一种鲜明的地域民俗文化。
从历史而言,制作简易的光饼在前,即所谓戚继光将军下令赶制的行军杀倭的干粮。从光字而解,既指饼形、色泽的特征,当然也包含传自光州固始及也含有纪念戚将军的光,饮食文化的内涵丰富深湛,很有历史风采。
据《福州府志》记载: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戚继光率军追歼倭寇入闽至福清牛田(今福清龙田),见连日大雨滂沱,为减少炊时,军中不便升灶埋锅,遂下令烤制烧饼,布置各营以炭火烤灸用面粉做成的两种圆饼:一种小而干燥;一种大而松软,并略带甜味。两种圆饼中间均打一小孔,叫士兵用麻绳串起来挂在脖子上,便于行军时携带,作为临时干粮。由于它随处可以充饥,大大增强了队伍的机动性,为平倭立下功劳。此后,为纪念戚继光,福清百姓仿制这两种圆饼,前者人们叫光饼,后者叫征东饼。后来有人在光饼制作时撒上芝麻,便成了芝麻光饼,又叫福清光饼。
还有一种说法是,光饼是福清百姓为戚继光军队预备的干粮。戚继光为了袭击敌军,常常不举火烧饭,而由士兵(戚家军多为山东人)按山东老家制作烧饼的方法烤制面食干粮,这种烤饼就是光饼的原型:中间有孔,可穿上细麻绳,挂在胸前,利于行军打仗。后来,士兵发现烤饼虽可以充饥,但常吃易燥火、便秘,不易消化,且口味差。戚继光又和幕僚们在制作过程中加盐以增口味,加碱以助消化,加芝麻以润肠胃、去燥火。改良后的烤饼成了戚家军喜爱的一种干粮,为戚家军全歼牛田据点的倭寇立了大功。消息传开后,各地百姓争相为军队做光饼,光饼名称从此流传开来。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中国八大菜系
中国八大菜系【中华美食文化】菜系,也称“帮菜”,是指在选料、切配、烹饪等技艺方面,经长期演变而自成体系,具有鲜明的地方风味特色,并为社会所公认的中国饮食的菜肴流派。中国汉 -
峨眉派武术
峨眉派武术峨嵋武术是以中国名山峨嵋为发祥地的中华传统武术流派之一,峨眉武术包括“五花八叶”,世间流传的“五花”即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青城山的(青城派),金堂云顶山铁佛寺地区的(铁佛派),四川丰都地区青牛山(青牛派),四川涪陵点易洞地区(点易派),四川荣昌及隆昌两地(黄林派)。八叶是指在世间流传的赵门、僧门、岳门、杜门称为四大家。洪、化、字、会称为四小家。双目如钉,形神兼备,拽拳踢腿,闪展腾挪,进退快速,变化矫捷,灵活多变,虚实兼用,盘龙卧虎,一触即发。练武以“德”为先,不讲武德,便是武贼,强调武德 -
闽侯五奇山
五奇山地处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境内,南连永泰西北紧接闽清是两乡三村交汇处,五奇仙山地理位于闽侯县洋里乡梧洋村,地处白沙镇与洋里乡交界处,海拔一千多米,云雾缭绕在山顶之巅有座五奇山仙君殿,因山峦五岳连峰如五指,故称“五奇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险、高、奇、美,雄伟壮观------。 -
肉豆蔲[草本中药名称]
肉豆蔲[草本中药名称] 肉豆蔻[草本植物成熟果仁],英文名:Myristicae Semen。 别名:肉豆叩、肉果、玉果、顶头肉、迦拘勒。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归大肠经、胃经、脾经。功效与作用:温中行气、行气止痛、涩肠止泻。属收涩药下分类的敛肺涩肠药。
点击排行
俞国进[自然门武术名家]